第三百二十九章 阳光普照(2 / 7)
“无妨,我带了茶过来。”郑朗提了提手中的袋子,又说道:“还有九本琴谱,时间忙,心中有一些曲子,来不及写了,只写了九本,本来想交给你师弟的,可他除了那次辨佛会前来劝我收手外,以后再也没有来过。只好便宜你。”
“师弟来信与我说过,同是佛门弟子,一再央求,他也迫于无奈。”
“此事则罢,除了十恶不赦的僧尼,其他的僧尼我也未抱什么其他的想法。官员贪官位,大户贪财产,有的僧尼为过得更好一点,做了一些不好的事,虽然我看不惯,却能理解。但是佛门弟子沾到宗教与神权,不大好处理。临江寺出了那么大案子,我在太平州为百姓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居然有许多百姓对我阻拦。故此我用了一些手段。事情过去,也就算了。”
“那就好,琴谱呢?”
“大和尚,你还贪心,看样子,你这一辈子休想有好修行哪。”
“非是贪,小乘度己,大乘度世,何尝没有执着之念?一切看开,看淡,只要不害人不害己,管他死后能悟得不悟得。”知日淡淡说道。
“恭贺大和尚,几年过去,大和尚心境比原先高了很多。”郑朗说道。然后解开小包,将琴谱递给他,又递给他一袋茶叶,不是狮峰下的龙井茶。而是正宗龙井边上产的龙井茶。
然而郑朗再三品尝后,除了狮峰龙井外,其他的龙井确实不及建州茶。)
思索半晌,才想到真正的原因。
龙井茶香贻甘甜。最适合用来做炒茶,现在宋代茶是蒸后做茶饼,有一个半发酵过程。所以无论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龙井,或者碧螺春、六安瓜子片、黄山毛峰,都不及福建武夷山的茶。
气候地理造成的结果,本来武夷山就是有名的乌龙茶产地。
但也不是俗物。
知日说道:“郑施主,要不要听琴?”
“心烦,不想听。喝茶吧。”郑朗道。仅看着知日烹茶的动作,心也能静许多。
“为何烦恼?”
“很多事看到结果,却无法改变,所以郁闷。”
知日笑了一笑。虽他喊郑朗为施主,其实郑朗算是他半个徒弟,这些年狠狠地做了一些大事。知日也感到光荣。但是郑朗地位正处在尴尬的时候。郑朗立下许多功劳,因为岁数年青,朝廷已经授予太子宾客之职。再想升迁,很困难了。不过这些功迹再加上学问,一本新中庸,造成想贬他也很难。那怕他将朝堂上所有大佬得罪完了。这几年也不敢贬他。不是为了国家经济,仅是民间风评就没有官员敢轻易动郑朗。
可想做下更大的大事业。这个挂名的太子宾客还远远不够。
知日微微一笑,茶已滚。去沫沏茶,从容说道:“郑大郎,凡事尽了心,心就会安。如诸葛武候,受先主所托,鞠躬尽瘁,可他有没有想过,自己一死,后蜀成了什么样子?”
“留作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太俗,太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