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五十八章 三个臭皮匠(3 / 6)
不要求他们能打探到高级机密,可是行商,又与一些低层官吏比较熟悉,能听到一些风声。有这个风声足够,就能带回需要的消息。
还是有风险的,宋朝到处捉拿西夏人的密探,西夏也在严查宋朝的密探。
因此,听不到重要情报,也不用他们回来通知。
去了很长时间,只带回这一份情报。
看上去没有老种那个大和尚牛气,但胜在长远与安全。
老种眼中神情还是很狐疑,相比于西夏人,宋朝在情报上太落后。不要说西夏境内发生的事,连边境发生的事,消息也很迟钝。不过这种局面在改变,自从郑朗来到泾原路后,选了一批精悍的骑兵,当作游骑斥候,遍布于边境各处。范仲淹听到后,也采纳了这种办法。庞籍在延鄜路有没有采用,离得远,就不知道了。
是指边境,但不是指西夏境内。
看着老种怀疑的眼神,郑朗说:“这是我临离开京城时就安排的一着棋,狄将军做了配合。消息来源绝对准确。”
与其他斥候不同,王勇二人家眷全部在京城,不用担心他们会背叛,而且两人是分散开来行事的。一人背叛,不会两人同时被西夏人发现。
确认消息准确,郑朗这才往下说:“诸位,你们看有何良策?”
张方平问:“行知。你打算怎么办?”
此时张方平还不知道战争的惨酷,思想比较激进。
“我想做一次反击。”
“袭击北方西夏军寨?”张方平问。
范仲淹做过类似的事,庞籍做过类似的事,一步步地将寨砦前移,西夏不来进攻,时不时做一些反击,啃下西夏人一些据点,将西夏境内百姓掳回到后方安置。
这个效果不大。甚至不伤及西夏人的汗毛。
郑朗摇头,用眼睛盯着老种与狄青,赵珣与张方平前来,郑朗是让他们补漏拾遗的。他过高看重张方平的军事能力,但郑朗小心翼翼的性格,也害怕文臣纸上谈兵,这才是将张方平放在后方泾州的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张方平会比滕宗谅做得更好一点。
老种在沉思。郑朗又看着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