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章 指桑(1 / 5)
到了七八月,下雨了。
赵祯差一点在宫中活活被老天气死。
几月前祈雨,雨不至。眼看是大好的收获时季,老天一个劲的下雨。这可是致命的雨。
这时候人们收割很简单,菜籽成熟了,在地里晒干,放在油布上用篾片做的连耙击打油菜,将籽粒敲打下来,扬干,再压成菜油。大小麦与高梁,则在晒谷场用石碾压,稻谷也要晒干,然后用一个木制的大谷桶,拖到地里,抱起稻杆,用力摔打,将谷粒敲打到桶内。总之,需要大太阳照上几天。这也是废话,若是没有大太阳晒上几天,即便有收割机,也脱不全谷粒。
这个雨下得绵绵不断,无比的,特别是大米仓江南,过了黄梅天后,依然还是阴雨绵绵,稻谷很难饱米。就算长了半粒米,也是米,关健不见几日晴天,稻谷怎么弄下来?
还不急呢,明年继续……
所以郑朗不想进入中书,若是没有这么多大佬掣肘,进入中书,安心救灾便是,但大佬太多了,一个个心思复杂,进入中书是找罪受的。若不是文彦博有可能与贾昌朝走得近,他明年都不想进入中书。
郑朗的心思,没有人知道,以为他是低调谦逊。
情况也不是很恶劣,经过各个御史清查后,收回来许多粮食,有了粮,诸臣心中底气也厚了一份。本来是好事,可是中书严重分裂,灾情看似严重,实际很分散,于是各地陆续地出现一些问题。
……
江南。
江南更,如今江南要远比史上的好,前后十几年间,陆续开垦了四万顷圩田,从江南西路一直到江南东路。覆盖大片地方。人口也远比史上此时密集。
变化缓慢的是两浙,这里开发更成熟,没有多少开发的空间,要么与山争一争。与海争一争,争的空间不是很大。在郑朗带动下,意识到占湖的危害,继续还有豪强在占湖,不过速度也比史上要缓慢。
一个江东圩,一个两浙围(圩与围的区别是圩相比于河面,要低一点。必须有大量圩堤,多在江宁以西所在。)成了朝廷重要的指望。
可是今年情况很不好。
江东仅是稻子无法收上来,七八月到来,汛期不那么严重。两浙不但稻子无法收上来,与江东不同,江东是长江水系,入海缓慢,水容量大。汛期主要是在五六月份,但两浙汛期不一样,它的水系离海近。水容量小,五六月份汛期不严重,相反,到了七八月份,受台风影响,山洪多有暴发,河流又狭小,再加上这个古怪的天气,两浙还要受着秋潦的危害。
艰难的八月过了,九月情况仍没有变好。昔日的繁华之地杭州都变得惨不忍睹。说田地里颗粒无收,夸张其词,但收上来的稻谷很少。原本杭州米价因为江东圩的冲击,一石只有三百来文,然后一个劲的猛涨,很快攀上一石一千文。一千五百文。
两浙一石米若涨到一千五百文,缺粮的北方会涨到什么地步?
杭州府尹吕向高急切的向朝廷求助,中书几个大佬也没有办法,若是北方缺粮,还能从南方调运,但南方缺粮,从哪里调运,难道从岭南调过来?让吕向高下令,每石米价格控制在五百文内,若超过这个价格,查没其粮铺,违者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