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三章 临行(中)(3 / 4)
太长了,一共二十多万字,相关的地图以及设计图共有三十多张,就是粗看,一边看一边想,最少得用一天时间。
赵祯给大家看的用意仅是让诸臣学习郑朗这种精神。
消息传了出去,再加上南方恶噩不断传来,郑朗南方一行几乎无人挡得住。
包拯于河北上了一奏,奏折弹劾王举正的。说王举正也曾为两府副职,但因为不称职而贬职外放,时任御史中丞,一味吹毛求庇,河北灾害乃水土破坏之缘故,南方蛮族叛乱乃朝廷驻兵少,政策失误有关,与中书有何关系,妄将灾害加于中书,先使文彦博贬出中书,后使郑朗放于岭南,两个首相尽是兢兢业业之宰执,王举正安何心乎?
之所以上此奏,一是包王的恩怨,二是郑朗对包拯一直爱护有加,三包拯也是为国家着想。岭南是什么地方,一个堂堂的首相无错,怎能去岭南?因为他不在朝堂,内幕并不知道,全部将责任往王举正身上推。
王举正还不能作声。
其他一些大臣也纷纷反对,富弼、王尧臣、张方平包括庞籍等人,也先后上书言事,说郑朗不可去岭南。
这个例子开得可不好,以后动不动就将一名两府大佬放到岭南,岭南是什么地方?杀场,大杀场,小杀场,难道想恢复真宗末寇准、李迪等名相的故事?
张尧佐知洛阳,他在三司,郑朗与文彦博替他打理三司,没有出错,到了洛阳,洛阳太大了,能力有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赵祯将吴育调到洛阳担任二把手,替他打理。张尧佐也自觉,对吴育很尊敬,老吴,你有本事,能者多劳,麻烦你了。吴育怎么办呢?在吴育治理下,洛阳再次政通人和。总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贪图富贵不冤枉他,但说他有多少危害,至于吗?
心中还是很感谢郑朗的,上书说道岭南仅是一个小蛮人叛乱,派一偏将前去,即可镇压,何必动用堂堂的首相?
好心有了,但说错了话,蒋偕、杨畋、余靖、孙沔等人,可不是小小的偏将。
少数大臣缄默不作声外,大多数大臣皆上书反对,要求朝廷将郑朗留下。张方平直接说了,即便按例,首相之职不可权任时间过长,按例可以去三京(西京、南京、北京)出知,即便有错,也是青州等大州知州,怎能出行岭南?
郑朗看到这么多奏折,苦笑。实际若是利用得当,便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无论是宋朝或者明朝,在文臣的哄抬下,几乎出现一种伪民主制度。似乎很不错,但莫要忘记这是封建时代。
看似有了监督系统,实际国家在文臣相互攻击下,一直无法实行一个稳定的政策。就象郑朗在少年时打的比喻,从郑州到开封,最好能走直线,执行中不可能走直线的,必定会走一些弯路,有可能绕到孟州。有可能绕到蔡州,可是只要走下去,必定会到达开封城。就怕的到了孟州,有人又将车子拉到蔡州。到了蔡州,又被拉回孟州,什么坚固的马车拉来拉去,最后也会被拉坏。
高明的执政者,例如赵匡胤与李世民之流,根本就不会出现问题,再次之。赵祯雍正乾隆之流,将矛盾化为一个个小集团,而不是大集团。庆历新政失败,后人叹息,却没有注意到范仲淹政策的空洞,对帝王位置的危害。但再次之,便是宋神宗之流,化为两个集团。糟糕了。末流,晚年的李隆基与宋徽宗,将政权交于一人。
后两者。都不是用人之道。可是文臣不知进退,只要看你不顺眼,肆无忌惮的枉加罪名,因赵祯善待大臣,发展得越来越严重,赵祯用了手腕,使其不恶化。一旦赵祯死,后任者缺少赵祯的手腕,这些问题会一一浮上水面,严重性远远超过宋朝的三冗!
但在这些奏折中。有多少文臣反思过?
秋收结束。
郑朗下了值,他的家离皇宫不太远,多是步行回去,权当锻炼身体的。
迎面一个美妇将他拦住,没移氏。
来到京城数年时间,起初百姓喜欢指指点点。于是出门多戴着羃罗,呆得长了,百姓习以为常,慢慢地将那个罗帘子拿下。估计是没移皆山焦急了,女儿来到宋朝京城,一直没有好人家上门提亲,索性让女儿以真面容视人。可不得功,能让没移皆山看得上的好人家,那一家没有顾忌?二婚在北宋没有人顾忌,可能不能顾忌她头上的那顶皇后之冠?
轻薄登徒子有不少,因其美艳追逐者更多,可没移皆山父女皆看不上眼,依然耗着。况且李元昊再不是,也是一个枭雄,有几个少年能与李元昊相比?一般俗子能落入没移氏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