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九十八章 四更前夕(2 / 5)
赵曙病好后,数问蔡襄是何数人。这个人怎么样啊,韩琦凭心说不错,虽蔡襄与郑朗交好,可是一个老好人,属于那种只做事不说话的孺子牛。赵曙嗯嗯不语。
三司使是国家计相,问一问也很正常,韩琦当时也未想到其他。
这年二月,蔡襄请了一天假,赵曙居然在宫中知道了,变色问中书数相:“三司掌天下钱谷,事务繁多,而襄十日之内在假者四五,何不别用人?”
韩琦一听傻了眼,蔡襄怎么得罪了皇上?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蔡襄与韩琦欧阳修关系也不错,第二个国家财政隐隐很麻烦,蔡襄在能扛下一半责任,蔡襄一去,若是三司将这个包袱抖开,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争议。
韩琦一时半会想不到赵曙对蔡襄发难的原因,便说道:“三司事无阙失,罢之无名,若更求一人材识名望过襄者,恐怕也找不到。”
欧阳修与蔡襄经常来往,倒是知道原委的,说道:“襄母八十有余,多病,蔡襄不能不照顾,这也是人子的孝道。况且蔡襄但请朝假,不误起居,公事更没有耽搁过,于公于私不应当罢免。”
暂时揭过了。
蔡襄很苦逼,不敢再请假服侍母亲,只好一边办公,晚上回家尽孝道。但赵曙盯着蔡襄了,春天西夏复攻西北,赵曙开始发怒,说边事将兴,军须未备,三司当早选人。
韩琦感到古怪,便亲自问蔡襄,君谟,你曾经做过什么,让皇上不高兴。蔡襄也纳闷儿,我连话都懒得说了,能做过什么。韩琦更古怪,便托人向宫内询问。
才知道皇上惦念着那一二文字。是否有这个文字,韩琦不知道,有赵曙有没有看过,也不知道。宫中可靠的消息说有,曹太后未撒谎,但赵曙初次来到宫中,因为有许多内侍姓名,为安定宫中,看也未看,就将它们烧掉了。
是否是真的,也不清楚。不过曹太后将此事翻出来,使赵曙又重新惦念上了,然后产生怀疑,从手下哪里听到在立皇嗣时,蔡襄有过异议,然莫知虚实。于是对蔡襄产生怀疑,将蔡襄恨上了。
这件事传到郑州,郑朗一声叹息,为曹太后叹息的。一个可怜的女人,赵祯生前得不到赵祯的宠爱,死后被养子多番凌侮,虽可怜也是自找的。还有一份讥讽,就凭借这一点,他也看不起赵曙。有一个比喻。魏征曾多次建议李建成干掉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对付魏征的?但遇到这种心胸狭隘的人,最明智的做法,少去惹他,还能落得一个清静。
韩琦复问蔡襄,蔡襄也很老实地回答,当时自己是对赵曙的十八道辞表说过不满的话,但没有向宫中递一二文字。韩琦也相信。蔡襄没有必要为此事向自己撒谎,于是约了曾公亮与欧阳修一道进宫。对蔡襄,曾公亮还是很欣赏的,况且皆是樊楼宴与会者。韩琦质于赵曙,赵曙答道:“内中不见文字,然在庆宁宫就听到这封密奏。”
三人心中全部清楚了。敢情皇上这纯是臆测,韩琦便道:“事出暧昧,若虚实未明,乞更审察。如果以飞语获罪,以后小人动辄倾陷,正人难立也。”
赵曙翻白眼,如今你还能称为正人吗。
韩琦不能称为正人,曾公亮能称为正人,在边上说道:“京师之地向来多喜造谤议。一人造虚,众人传之,便以为实。若因为疑似之言陷害忠良,不是臣下被祸,兼与国家为患。”
不符合祖宗家法啊,国家许言臣风闻言臣,但不是许风闻理事,更不是许风闻处罚大臣的。
赵曙冷漠地答道:“虽不见文字,曾卿能安能保其必无之?”
曾公亮不知道怎么回答。有没有这个密奏两回事之间。就是有也烧掉了,说也说不清楚。欧阳修说了。他说话很有水平的。若没有欧阳修相助,如今韩琦有可能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