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1 / 2)
1984年夏天,一首突如其来的歌席卷了整个沪港,没有人知道这一首的真正名字叫做什么,人们只能通过这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词,将其命名为《徘徊过多少橱窗》。
他们当然知道这并不是这一首歌的名字,可是这一首歌就像是流星一样突如其来,随后便如同沙暴一样卷动了整个沪港的文艺圈。许多人到现在还能够绘声绘色的讲述其中的故事。
只不过故事中的主人翁在人们的滤镜之下变了模样,苏玖俨然成为了某一位看不惯东瀛音乐的世外高人,特意选在了木村宏演唱东瀛歌曲的时候前来踢馆,而且还带来了他精心准备的歌曲。一下子就把那个东洋鬼子给镇住了。
八十年代并不是没有流行歌,如今在国内的流行度第一的歌曲自然就是张明敏在今年春晚上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只是这一首歌虽然很火,却并不太受沪港年轻人的喜欢。人们最爱听得歌曲依然是对岸的邓丽君,除此之外自然是小哥的当红金曲一剪梅,这一首新歌的出现就像是寒冬之中,吹进来的春风。
不仅是沪港的大小歌舞厅,甚至于连一些普通的地方都开始演唱这一首歌,苏玖真的要佩服这些人的能力,东拼西凑竟然真的将这一首歌还原了出来。虽然有一些歌词不太一样,但是旋律却对了七七八八。
“苏厂长,你就眼看着他们唱你的歌,你也不打算去问他们要钱!”
作为唯一知道这一首歌真正主人的白麦漪这几日可是憋得难受,正是因为只有她知道这一首歌的源头,所以每到其他人谈论这一首歌的时候她只能装作没有听过的样子。
一回专卖店,白麦漪便劝说苏玖把这一份功劳承认下来、
“苏厂长你知道嘛,外界都称呼你为歌神了!我看到有不少的女孩子说要嫁给你呢。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歌的。”
如果苏玖此时是在东瀛的乐坛,他自然是愿意承担这样的名声的,可是他生活在华夏,这里最著名的就是盗版,想要靠唱歌赚钱,无疑是痴心妄想。而且苏玖也不愿意真的去当什么制作人,那是给别人做嫁衣。
反而他现在正在筹划的一件事才是真真正正赚钱的办法。
“苏玖,你真的打算开歌舞厅,这一下子投资可要好多钱呢,而且你准备用谁的名义啊。”
陈克英知道了苏玖的计划,第一个想法就是不靠谱,歌舞厅在华夏绝对算是一个新鲜玩意,虽然看起来这个东西像是能赚钱的,可是究竟能不能成,谁也说不好。而且苏玖还是厂子的领导,按照规定他是不能担任外面的职务的。
“当然是以和七宝合作的名义啊,归根到底这都是鸡尾酒计划的一部分。我想的办法就是走加盟经营的模式,将整套模板输出出去。”
苏玖的话将陈克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什么加盟经营和模板输出,他不懂,可是这一听就是很高大上的东西啊,而且看苏玖的意思是要反向输入到东瀛。
陈克英脸上的惊愕表情被苏玖尽收眼底,苏玖不会告诉他再过一年的时间,东瀛就将签署广场协议,正是这一份协议导致东瀛的货币大量升值,而这些热钱不断的投资到房地产之中,让这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国家失去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