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黎明之前(三)(1 / 2)
英国海军部主持召开的酒会结束后,疲倦的海军大臣径直回到他的房间。斯卡帕湾海军法庭上演的惊天大逆转,伦敦记者发了疯似的报道,国内政治势力和协约国盟友如雪片般飞来的询问电报,还有旨在安抚收了惊的伦敦大佬的酒会似乎与这位翻云覆雨的老头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看了看日历上重重标下的记号,换上睡衣的阿瑟-贝尔福也不多事,掀开被子倒头就睡。
不知睡了多久,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睡意正浓的贝尔福本不想理会,不过那敲门声异常固执,一声紧过一声,阿瑟王只得怏怏不快地起床拧开床头灯,抄起衣架上的西服外套拉开房门。
“先生,海蒂-西莱姆辞职了!”
门外那个扰人清梦的冒失鬼正是今天被判无罪当庭开释的戴维-贝蒂。就任第三海务大臣的他扶着门框小口小口地喘着气,艰难地说出比他自己这一天的亲身遭际更加疯狂的消息。
“我向基地司令部打过招呼,让他们体谅我这么个精力不济的老头子,不论发生什么情况也不要打扰我休息。还以为基地司令部那帮家伙阳奉阴违,原来是皇家海军的海上骑兵。”贝尔福秉承着英伦绅士的气度,絮絮叨叨的阐述他的不满,直到进退维谷的年轻人尴尬的连手和脚都没有地处放,这才停止善意的打趣,从外衣口袋里摸出老花镜浏览第三海务大臣递过来的电报
“行了,我知道了……”
正当戴维-贝蒂想要听听海军阿瑟王的看法时。海军大臣却将那份海军谍报人员冒死发回来的情报如草芥一般塞回贝蒂手上,摆摆手准备关门睡觉。
满心以为海军大臣会重视此事,甚至不惜在凌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这份情报真伪和皇家海军下一步行动战略的戴维-贝蒂错愕了一下,忍不住提醒道:
“先生,辞职的可是德国海军上将,北大西洋最优秀的海军指挥官海蒂-西莱姆。这个名字最少值一支战列舰分队或者一支战巡舰队!”
“那么,贝蒂将军。你有什么看法?”贝尔福稍稍减缓关门动作,拿手枕在门上,饶有兴趣的问道。
“首先。我们得在海蒂-西莱姆之于德国海军重要性这一点上取得共识,明白大洋舰队的灵魂,没有海蒂-西莱姆的大洋舰队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其次。我们得弄清楚这份情报的真伪。虽然我们的谍报员拿到的是内线消息,可是我怀疑这是德国人自导自演的阴谋,他们想让我们放松警惕,诱出困在纽卡斯尔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动弹不得的加拿大号战列舰,复制朴茨茅斯海战。当然,如果海蒂-西莱姆真的辞职了,那么我们可以将大舰队崛起的时间向前推移,大舰队也可以重新考虑巡弋北海。”
在据说杀人如麻并且遭遇过灵异事件的施虐狂阿瑟-贝尔福面前,戴维-贝蒂丝毫没有怯懦和藏拙,如实地道出他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败给他的老朋友已经让贝蒂放下身为不列颠人固有的骄傲。务实的贝蒂懒得理会那究竟是无聊的谣言中伤还是铁一般的事实。
“最后,我们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战略。虽然有些难以启齿,但我不得不承认一切与西莱姆有关的事务,皇家海军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阿瑟-贝蒂耐心听完他亲自挑选出来的第三海务大臣,欣慰地笑了笑。
海军大臣知道皇家海军之所以会在战争中一败涂地绝不仅仅只是对外宣传的惯用语——某些指挥官无能。而是体制上出现问题。所以贝尔福接手海军大臣一职后并没有掀起腥风血雨,只是听从海军委员会的意见,挑选卡尔索普、杰克逊等人作为自己的助手。
贝尔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调查皇家海军,找出皇家海军的病症。这一点并不值得炫耀,因为当年的第一海务大臣约翰-费希尔和曾经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同样窥出皇家海军的危机。
费希尔太过刚直,改革卓有成效却也引起保守派的反弹。丘吉尔太过功利,这让他很难将费希尔初见眉目的改革继续。贝尔福吸取前两任的教训,对于复兴皇家海军已经有了全盘计划,而他属意的大舰队指挥官就是粗中有细的戴维-贝蒂。
如果没有朴茨茅斯海战发给科林伍德号的撤退电报和该死的杰克逊,恐怕贝尔福已经得偿所愿,不过现在,贝尔福不得不将贝蒂暂时放在第三海务大臣的职位上过渡。
“年轻人,你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盼!”贝尔福收起脸上的轻描淡写,拍了拍贝蒂的肩膀,道:“建议按照后一种情况准备预案,因为你旧友的辞职与我脱不开关系。”
“什么?”贝尔福只说了短短几句话,不过每一个单词都带有石破天惊的魔力,将贝蒂惊得魂飞魄散。戴维-贝蒂再也按耐不住,顾不上对上级应有的礼节,追问道。
“黎明之后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