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弓兴寨(1 / 2)
吐蕃步兵忙护住赛那甘赞,其他士卒与宋军厮杀,宋军人数虽少,但个个武艺不凡,那披发面甲的头领更是勇武过人,不一会儿便挑翻三名吐蕃骑兵,其余吐蕃士卒也纷纷不敌,被宋军骑兵打翻下马。吐蕃步兵操着弯刀冲杀过来,宋将长啸一声,策马冲入敌军之中,只见怒马嘶奔,枪影纷乱,吐蕃士卒被连排刺倒,翻滚在地,哀嚎不已。剩余吐蕃兵卒和骑兵纷纷后撤,逃回河对岸,赛那甘赞也被吐蕃士卒背着过河,见此情形又怒又恨,吐一口鲜血昏死过去。手下一名吐蕃部将见状,只得收拢残兵退走,留下河滩上几十名吐蕃士卒的尸体。
胡敬忠等人经过厮杀,见吐蕃兵撤走,此时也累得瘫倒在地。林凡抱着林刚渐僵硬的身体哭着喊爹,胡敬忠被大石头搀扶着走到林刚身边,抱着林刚喊着大哥。
林刚此时已是气若游丝,见到林凡,用尽力气说:“凡儿,不要哭,我们林家男儿从不哭的。”
林凡听语哭的更加伤心。那宋军头领也下马过来,查看众人伤情,等走到林刚身边时,那头领惊叫一声:“林叔叔。”
众人看他,此时已摘下了面具,面容俊秀却又英姿勃发,好一男儿模样,林刚看他,只觉眼熟,想了下,“你是——狄青。”
“林叔,是我呀。”
原来,狄青与林刚本是同乡,狄青是真宗朝大中祥符初年生,今年方二十,他年幼之时,就听说过林刚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故事,林刚卸甲归田之时,知县还率本县官员迎接,那时的狄青还只是十几岁的大男孩,见到林刚英勇豪气就好生羡慕。后来,林刚在乡间教授乡民技击术,狄青还与本村小子结伴去学,所以二人也都相识。再后来,狄青因在乡间得罪士绅,逃出本乡,辗转来到秦州,因他年少曾学过马术,骑术非凡,便被秦州军官选入军中为卒,又因其力大,武艺高强,在几次与吐蕃军的战斗中立下军功,军中将领都颇为欣赏,升任巡边头领。
胡敬忠喊着:“大哥,我对不起你。”林刚摇头:“好兄弟,别这么说。”伸手去拉住林凡的手,还想说什么,却已闭上了双眼。
林凡早已哭得撕心裂肺,胡敬忠胡敬勇都泣不成声,大石头也落下了眼泪。林刚虽与自己不同族,但却如自家长辈一般,想起了他往日亲切的模样,又是为自己挡箭而死,心中便如刀割。胡敬忠拉过石头的手说,你林伯是为了你挡箭的,咱们欠林家一条命。
第二天黎明时分,大批宋军赶来,此时逃入林中的归胡部族人也都走出树林,狄青向赶来的宋军将领汇报了昨夜的战况。胡敬忠等人安葬了战死的族人和林刚。狄青带着宋军要回弓兴寨,林凡成了孤儿,本应将其送回河县老家,由本族亲属照看。但狄青见这孩子眉目英俊,身材修长,与自己小时候十分相像,又是同乡,心下十分喜欢,便想将其留在身边。弓兴寨中,有一处专门抚养战死军士遗孤的机构,名为孤抚营,林刚原本就为宋军头领,此次又抗击吐蕃军侵扰而战死,故将林凡带回营中照看并无不妥,又问了宋军将领,也是这个意思。再问林凡可愿意去弓兴寨,可怜林凡小小年纪,忽遭丧父之痛,早已六神无主,众人问他,他只一口回绝,说想要回家,可又一想,家中亲人都已去世,自己无依无靠,便又大哭出来。狄青见他也无主意,知他无去处,便将其带在身边,回了寨去。
弓兴寨,为宋在秦州西北所建的一座堡寨。宋立国以来,秦州以西,为吐蕃所据,北又为党项诸部所占,宋朝对此地区一直难以有效的管理。为了控制大小陇山地区,也为秦州西北部设立一道有效的屏障,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在秦州西北七十里处,吐蕃党项势力交汇地带,建立堡寨,并在此屯兵戍边,经过约五十多年的反复扩张,弓兴寨已成为秦州各堡寨中规模较大的一座,除了主城寨之外,还兼领周围七座规模稍小的城寨。弓兴寨寨城方约十里,依陇山而建,有北,西,南三门,除汉族兵士及家属和平民之外,另有归属的熟部各族纳质人口,总兵马约三千人,所辖兵士日常巡边,防护并监控各归属部族。
狄青骑马带着林凡回到城寨家中,寨中有专门为巡边将领及家属所建营院,狄青日常住于军营中,自家便在营院内,狄青将林凡抱下马,拉着他的手进了自家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