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城里见闻(1)(1 / 2)
太阳已经全部露出地面,晨光曦微,撒满大地,田间地头已经有村民劳动的身影。
袁丽已经将集装箱里的东西拿了出来,除了将驴车上的背篓装了两个柳条儿笊篱,草编蒲扇,一个印花模子和中大的小簸锣外,袁丽还留下了一个荆条儿篮子,里边装了两把水灵灵的青菜和零星几个鸡蛋,嗯,这是去大姐周和美家准备的礼品,数量不多,贵在礼数。
虽然这个时候县城里的治安比较严,老百姓稍微多带点东西就会被带着红套箍的说成投机倒把,顺便还会被定性为割尾巴,可袁丽拿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少,就两三个的模样,能卖啥?
袁丽就是想到了这层,所以才敢光明正大的拿出来,退一步讲,她怀里还揣着村长写的介绍信,有人能证明她的清白,她可不怕。
吃完了饭,袁丽上了驴车,将驴车上的破棉袄叠起来放好,袁丽将一张张稻草席子打开横着铺在车上,自己则一屁股坐上去。
赶着驴车又晃悠了一会儿,两口子抵达了县城入口。
建平县城是他们当地最大的一个县城,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小鬼子还在这里建过军事基地,等解放战争之后,这里更是修建了一个运送物资的火车站,后盖火车站慢慢改成了交通枢纽,来来往往的人不要太多。
虽然从外边瞅着破烂,但那是因为当初打架打的激烈,早先小鬼子建好的防御基地有的变成灰烬有的直接拆了拿去建了火车站,使得县城外边那堵上好的砖瓦墙被拆的坑坑洼洼,愣是啥也没剩。
后来的县长在任时,直接用黄泥裹着沙子石头糊了一个简易的城墙,只不过城墙糊的不牢固,一到刮风下雨,城墙底下就是泥水泛滥成灾,原本好好的厚城墙最后缩水了一半儿,颤颤巍巍的立在城边看的让人害怕。
这些儿都是周和睦和袁丽闲聊的时候说的,因为建平县城没有砖窑,所以砖块供应很慢,哪怕是建平县里,除了早先留下来的青砖瓦房,其余的也都用的泥土糊的,说起来,这建平县除了比他们村子大些儿外,有人靠近外围的穷苦人家过的还不如他们家呢。
袁丽眼神复杂,唏嘘一片,建平县就是整个华国在六零年代的缩影。
在袁丽感慨的时候,周和睦已经赶着驴车进了城关,毛驴喔喔喔的喊着,周和睦在前边牵着驴头上的绳子。
在穿过城内街道的时候,驴车被几个戴红袖箍,上边写的治安人员几个大字的男人拦了下来。
“快停下快停下,说,你们两个是什么人?从哪个村来的?为啥进城?老实交代”
说话的男人板着一张死人脸,眼神紧盯着周和睦身后的驴车。
周和睦回神,连忙报出了自己和袁丽的名字,顺便交代了他们俩人隶属的村镇生产大队,进城的原因则是去走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