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报备(2 / 8)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门卫没说错:如果当做工艺品,这些东西确实不怎么样:颜色不正,釉面不亮,灰不灰黄不黄。胎体粗糙,摸底足和内壁无釉的地方,甚至有点刮手的感觉。
但如果把它当成古董……哦不,高仿,哪哪都符合两晋时期的青瓷特征。
因为那时候恰好处于由“陶”向“瓷”转变的时期,工艺就这个水平,用现代人的目光来看当然次的不能再次。但放在当时,普通大众见都见不到这玩意,官小一点你都没资格用。
简而言之:仿真度忒高。
不夸张,这堆东西如果拉到潘家园,一件一万,有的是人抢着要。买回去磨掉底上的纹,再去去贼光,上上包浆,谁敢说这不是晋瓷?
一件卖个五六十万轻轻松松,像高胜东那样的绝对是一骗一个准。
如果手艺高一点,吴为民那种水平的专家也照样打眼。
所以就想不通:一家乡镇工厂,能造出这样的东西?
惊疑间,李定安拿起一件鸡头罐,又打了系统。再一看,眼皮“噌”的一跳:好家伙,用的竟然是千年老坑的土,和两晋时期的瓷片粉碎后掺在一起塑的胎?
就说仿的怎么这么像?
换种说法:这件东西的瓷胎成份和雷明真手上的虎子没什么区别,要是用C14断代,绝对是晋代的物件,不会出现一点误差。
如果过几遍X光机,再用热释光谱议测,也是同样的结果:最后一次过火时间,在千年以前。
见过的赝品不计其数,仿真度极高的高仿也不少,但那是在古玩市场。在一家仿古瓷工艺品厂能见到这种东西,就不是惊奇,而是惊悚了。
因为光有原料还不行,还得有配方,更要有成体系且相当完善的工艺流程,才能仿到这种程度。
更关键的是,以前好像就没见过类似的物件,等同于说:新配方、新工艺?
转念间,李定安站起身,往四处瞅了瞅。
配方和工艺流程暂时还不知道,但他至少确定,这些东西全是就地取材,不管是老泥,还是古瓷片。
因为这里恰好就处于洪州窑遗址的范围之内,从东汉到五代烧了将近一千年的青瓷,什么样的老坑找不到?
而且正好处于江北岸,赣江数次改道,每改一次窑址就要迁一次,可想而知埋在地下的碎瓷片有多少?
就凭九十年代初的发掘和考古水平,江西考古研究所和京大再厉害也不可能全部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