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死亡密屋》22。(1 / 2)
如果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大部分之间都是处于相互不认识的状态,再将这些人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危险环境中,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里面占据主要地位,甚至成为所有人的中心呢?
上面的这个假设,便是陈汐目前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
他很清楚,在大部分人的印象和认知当中,都是会觉得那种交际最为灵活的人必然属于团队中的核心。其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能作为纽带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间隔,将所有人用行动和言语串联起来,融成一个整体。
但真正算起来,这个说法其实只是说对了一半。
这样的人只能在团队中占据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但绝不会成为核心。
在他知道的各种奇葩辈出、精神问题不断的人类学界里,就有过一些非常无聊的学者拿几组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们来做过类似的实验,其结果不但是证明了这点,还显示了几条比较让人无语的特性。
他们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
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内,对窗户和门进行遮拦封闭,让身处其中的实验人看不到外面的景象,再骗说他们相信,过一段时间会有一只可怕的怪兽要进来,让小孩子们商量该怎么去解决这个怪兽。
首先就不说这些学者是有多丧心病狂才会去欺骗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们,单说这些小家伙们的反应就让陈汐感觉非常有趣。
其中,喜欢说话、行为上也表现比较积极主动的小孩子会试着和他觉得顺眼可爱的那些小孩说话,主动提起打小怪兽的话题,但这不代表着是安慰的方式。在这些话语中基本会带有一定程度自我想象的或夸张或恐吓的内容,其多少,一般是按照该小孩平时表现的暴力程度来算(也就是脾气上来后的捣乱程度).......这是第一类的小孩。
而面对他们的主动说话,那些平时显得比较没主见的小孩却并不会表现出全盘的附和或相信的情况。他们大多只会听着,偶尔插上几句,只有在个头相差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才会依据相差的多寡选择相信的程度,如果是高出一个头,那么不管是多么荒妙的说法,他们都会选择相信并依附.......这是第二类的小孩。
但这时候,会马上有一部分自认为了解怪兽的小孩.....也就是那种平时表现为比较容易陷入自我想象场景中的小家伙,所谓的一个人玩(该类为中二病最广泛的基础来源).......跳出来,跟第一种小孩进行言语上的交锋。而他们很可能是第一次听到有这种怪兽,但完全不妨碍他们已经将该种怪兽纳入到自己的世界当中,并完全按照他们世界的规则思考出解决的办法。
可惜的是,这种交锋的胜利结果往往不会取决于言辞和逻辑的程度,只会在体格和年龄的大小上论出胜者。当然,也不一定会相互通过动武来解决,主要还是比拼上面两种最直观的属性的大小.......这是属于第三类小孩的逆袭。
不过就算没有胜利,只要该部分自认为了解怪兽的小孩能不停的用言语说不害怕怪兽、能解决怪兽,那些无主见的小孩还是会有不少跟其交往甚密,但大部分不会脱离第一类小孩的团体,除非是后者比体格比年龄输了。
事情到这里当然不会结束,受到不断交锋的言语战火影响以及第一类小孩的恐吓和夸张言辞,第四类小孩出现了。
他们通常是性格比较胆小、懦弱的那一类,大部分还会带有肥胖、瘦小等病弱属性。因为在陌生的环境里本来就觉得害怕,还得知有怪兽会在一段时间后进来,心里就更是陷入了某种一蹦就断的境地。没有当场崩溃,只不过看到别的小孩没有先哭罢了(说起来,他们也是有自尊心的),但此时再被周围这些小孩的说法一吓,立即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