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吃杨三爷的饭,穿杨三爷的衣!(求订阅,求月票)(3 / 5)
“主公,您放心,交给我们是错不了的!”
大沽口,忠坚堡外,大校场上,这一日再一次三军齐聚,虎贲如林。
差不多一万名北洋新军,全都没戴帽子,露出一头正在生长还没办法疏个发髻的短发,穿着整洁的青色号服,胸口都有一个“勇”字,一身不吭的肃立。八个营方阵,四十八个队横阵,组成了完美的阵容。
横看,竖看,全都是一条线。
每队的五名军官,都挎着腰刀,站在排头,任凭大沽口的海风吹在他们身上,全都一动不动。
这种肃杀,这种队列,如果换上淮西红巾军的装扮,估计能把康熙爷直接吓个好歹。
而这些和杨起隆沾亲带故,早就结成一体的北洋新军的“直系”军官,身在队列当中,也都精神头十足!
一看就知道全是为自己打江山的主儿!
当万余人肃立的时候,杨起隆已经在几个托着一盘盘小银饼的亲兵陪同下,开始一月一次的放饷典礼了。
他发给士兵们的是一枚枚一两重的银饼,不是百分百的纯银,成色不到九成,剩下的掺了铜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杂质,手打而成,每一块重约一两,正面有“一两银”的字样,背面有“粤海关监制”的字样。
这种银饼是由佛山镇根据粤海关银号(中山堂)的要求打造的,目的是为了给粤海关和粤海关银行提供一种标准化和法定化的货币——白银虽然拥有硬通货的地位,但并不是一种标准化的货币,连一两白银的银含量到底算多少都没个准呢,就别说其他了。
所以白银作为银号间或的大额交易的结算货币,使用起来就很麻烦了.也没发一块一块的白银进行化验呢?只能老师傅凭经验辨成色。
这其中的弊端那就大了,别的不说,光是一个“银币本位”的银行券(早期纸币)就很难发行。介于一两银和一文钱之间的辅币,譬如“一钱银”的小银币,就更难发行了。
所以在李中山拿下广府之后,就开始慢慢搞标准银币、银币本位和银币券了。
而粤海关、津海关、闽海关、宁海关、江海关这些个海关,甭管上面的主子是谁,现在也都接受了“一两银币”的概念——它们的“白银一两”,指的就是粤海关监制的一两银币!
同时,中山堂、瑞银堂、瑞信堂、南洋堂这“四大堂”,也将粤海关监制的一两银币,当成了它们的“白银一两”。而和这些大银号有密切资金往来的钱庄、商行,也逐渐接受了“一两银币”等于“白银一两”的概念。
另外,大明的官府也鼓励下面用一两银币纳税,发给官员士兵的饷俸,也逐步开始用一两银币或是相应的银号券还有票据。
杨起隆手头控制的瑞银堂手里也有大量的一两银币,而且他管着的津海关道也照葫芦画瓢,也监造了许多一模一样的“津海关道监制”的一两银币。
所以他给福全控制的内务府交银子和给下面人发饷发俸禄时,使用的也是这种手打的一两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