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南巡(2 / 3)
李进在信的前半段,列举了赵家在封地的罪行,与雍帝的猜测相差不大。给赵家治罪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是缺乏一个合适的理由。真正引起雍帝重视的,是李进信中提到的另一件事。
李进是以两路转运使的身份前往许州的。转运使的真正作用,在于管理财政,将地方财赋转输到中央。但李进调查了许州的账簿之后,发现除了一般的田税、赋税之外,这些地方官员还会收取一些商税,称作“漕费”。
为了促进南北两地经济往来,前朝开凿大运河,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完整的运河体系。江南的米粮、茶叶、丝绸,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这漕费,就是运河上的商队交给官员的过路费。
可雍朝律法有明确规定,官府的商税,只以两种形式征收,一为“过境税”,二为“交易税”,统一交给中央,抽成都很低。且如果转运的货物是粮食,甚至可以免税,这漕费的风气从何而来?
雍朝商业发达,每年的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许州还不是主要的运河城市,地方官员已经可以靠增收的商税赚得盆满钵满,譬如封地在京西路的昌平侯赵家,一次宴饮能消耗几千缗,若是那些真正的运河城市,该是怎样的情形?
京城的世家倒了大半,但他们留下的敛财之风,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着雍朝的土地。不除掉这样的风气,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的家族崛起。
“李卿,”对上李明寂垂下的眼眸,雍帝沉声道,“你说,朕若要严查运河漕费之事,该从哪个城市查起?”
八百余里的运河,横跨南北,大大小小的城市自运河而兴,几乎扼住了雍朝的经济命脉。要是一个一个追究,像对付朝堂一样重新换血,难如登天。
意料之中的没有听到回答,雍帝叹了口气,脸上难得浮现一丝疲惫。
他想当一位明君,而不是仁君。
当仁君易,只需要慈悲为怀,宽厚待人。可当一位明君,就要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却听见李明寂问:“陛下还记不记得,雍朝的运河何时通渠?”
运河几百年前就通渠了,不过在雍朝建国之前,时逢乱世,水路被官兵切断,废弃了一段时间,至于最近一次修缮……
“兴安一年,”雍帝笃定道,“南方六路水患之后,朕命人疏浚运河,开凿改道,重修了许多水渠。”
那是雍帝登基以来,地方行政的第一次大洗牌。水患带走了许多官员的性命,也暴露了一批官员的能力。因此水患之后,雍帝从各地重新征调了一批官员,在南方各路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