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晋大夫阳处父的阴谋(1 / 2)
公元前627年。
自城濮之战失败后,楚国暂时退出了中原的诸侯争霸,开始蓄精养锐等待时机,再加上在城濮之战前,楚成王已经率领大部分楚军撤退回国,保存了楚国的军事实力,而城濮之战的失败,影响最大的是楚国在诸侯各国中的地位和声誉。
在晋文公去世后,让本就对中原各诸侯野心勃勃的楚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征程。
最先臣服楚国的便是相邻的许国,在得到许国后,楚国将直接面对陈、蔡这两个老派的亲楚之国,在楚军还没有出动前,便顺势的投靠了楚国。
对于诸侯各国接二连三的背叛,刚刚继位不久的晋襄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晋襄公派大夫阳处父讨伐背叛的诸侯。
此时楚国也派楚令尹子上带兵征伐郑国,在郑文公时期,郑国很亲近楚国,而现在是郑穆公当权。
郑穆公,即郑公子兰,曾逃亡在晋国,并受到重用,因此对晋国有感恩戴德之心,更何况晋国是周王室册封的诸侯霸主,因此在其继位后,跟晋国十分亲近,对于楚国的招揽没有一丝的动心,坚决的拒绝了。
楚成王想要称霸诸侯,必须想方设法的,让这个地处于诸侯各国中心的郑国臣服,因此楚成王要在郑国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便想借此扶持郑公子瑕为郑君主。楚令尹子上带着楚军和郑公子瑕,发起对郑国的进攻,郑穆公为了保护自己的君主之位,奋力抵御楚军的侵犯。
这时晋大夫阳处父正在讨伐蔡国,面对晋国的进攻,蔡国根本无法招架,便向正在郑国边境的楚令尹子上发出了求救。楚令尹子上这次带兵出征的主要任务是讨伐郑国,并扶持郑公子瑕夺得郑国君主之位,因此对于蔡国的求救,一拖再拖。
郑国的顽抗抵御,使得楚军讨伐郑国的战斗迟迟没有进展,直到楚国要扶持的郑公子瑕死于一场攻城之战,才迫使楚令尹子上放弃了对郑国的进攻,转头救援被晋军攻击的蔡国。
对于楚国的救援,晋大夫阳处父也是心有余悸的,毕竟自己借助晋襄公的权利,刚刚晋级成为晋国的新一代大臣。一代天子一代臣,在晋文公去世后,老一辈的谋臣将士也逐渐凋零,才使得自己容身晋大夫之列。原本讨伐蔡国,是晋襄公赏赐的铁定的功劳一件,也有助于自己以后在晋国的仕途,毕竟晋国远强大于蔡国。而楚军此时的赶来救援,使得晋大夫阳处父有点骑虎难下。和楚军交战如果胜利,虽然可以提高自己在晋国的身份,但万一失败呢,自己的大夫身份也会因此不保,面对这种情况的晋大夫阳处父也是焦头烂额。
楚令尹子上带兵前来救援蔡国,并没有直接对晋军发起攻击,而是和晋军隔着河对峙,这让晋大夫阳处父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