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武备(上)(1 / 2)
在接到宗义调书信的那一刻,宋洲这边的武备就已经启动。
关于如何遏制丰臣秀吉的野心,果防部参谋处列出了三个计划:一是在倭国大军渡海时,半渡而击,直接让这帮人淹死在海峡中;二是让倭国大军登陆半岛,宋洲趁着倭国本土兵力空虚之季,进攻京都;三是帮助李朝阻敌,将倭国大军慢慢赶下海。
宋洲有十足信心取得这场大胜,所以哪一个计划带来的收益最大,才是宋洲真正需要考虑的。
第一个计划最为稳妥,但事情都让自己做了,李朝还不一定领情,宋洲没必要做这样的烂好事。
第二个计划最为冒险,代价也最低,但倭国好不容易走向的一统局面很有可能分崩离析,对于未来宋洲独霸倭国市场不利——是的,在丰臣秀吉联络宋洲商人,邀请其前往博多贸易时,中枢商务部就对独占倭国市场垂涎欲滴了。
第三个计划虽然最耗费人力物力,但能获得的收益最大。
首先,让倭国把李朝打痛,宋洲再扮演救世主的角色登场,能进一步扩大宋洲在李朝的影响,增强亲宋一派官员的实力。
与明朝万历帝情况一样,李朝这位庙号为“宣宗”的国君李昖也对立储之事犹豫不决。李昖正宫懿仁王后一直不曾生育子女,在诸庶子中,长子临海君、第五子定远君以及第六子顺和君皆劣迹斑斑,其中尤以庶长子临海君李珒声名最为狼藉,其不学无术,却放纵家奴杀人越货、欺男霸女;而光海君李珲则与其他人迥然不同,他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俭朴,颇得人心。
尽管如此,李昖最宠爱的还是仁嫔金氏所生之子信城君李珝。在这种情况下,李朝王世子之位一直空悬,许多大臣请求立储,李昖都予以拒绝,甚至在万历十九年(1591年将请求早建果本的右议政郑澈逮捕下狱,并扬言:“今吾犹在,汝请建储,欲何为乎?”
亲宋一派大臣柳成龙与光海君李珲私下常有接触,对其品行多有赞赏,常有意无意在东北总督府夸赞这位王子。
东北总督府办公室主任杜享考虑一番,觉得插手李朝立储之事,对结束其内部无休止的谠争,将精力转到为宋洲服务上,有百利而无一害。
历史上,壬辰倭乱爆发后,光海君李珲被李昖闪电般封为王世子,并临危受命,分朝抚军,为李朝击退倭国入侵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的地位一直不稳,世子身份始终未能得到宗主果明朝的承认。万历三十六年(168年,宣宗李昖薨逝,李珲即位,翌年才获明朝册封。可能是出于对明朝的不满,李珲后来周旋明朝与后金之间,奉行不背明、不怒金的“中立外交”。
扶持这样一位一直受内部掣肘的君主,对扭转李朝亲明势力独大的情况十分有利,这是杜享未曾预想的好处。
其次,对于倭国,一旦宋洲切断海峡联系,倭国大军将如无根之萍,只能成为宋洲向倭国要挟谈判的筹码。
果家智库的一帮人相中了未参入唐国平定计划,正忙着扫平领地内北条氏残存势力的“老乌龟”德川家康。
只要将丰臣秀吉这个障碍一除,德川家康完全可以将鲁莽与战败的罪责推给一个死人,自己获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荣誉加身,然后慢慢架空丰臣氏的权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德川家康肯不肯合作。宋洲要的不过是独占市场,而德川家康获得的却是整个倭国,如果有必要,宋洲还能帮助其巩固权力,但凡是个聪明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好意”。
收益就摆在这,第三个计划自然毫无疑问成了中枢的最佳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