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晋州之战(上)(2 / 2)
袁一鸣忽然笑道:“看来你已有计划了?”
鬙人早有谋划道:“织田信长能有本能寺之变,为何丰臣秀吉不能有?再者说,他在倭国大肆t杀驱逐天煮j徒,想找个对其心怀怨恨的人不是难事,我们正好可以借刀杀人。”
~~
位于庆尚道南部的晋州城,又名矗石城。城外,西面是青川,南面是洛东江支流南江,北面开凿有较为宽阔的城壕。
庆尚道观察使金睟以晋州原有城垣狭小,又在原有城垣的基础上增筑了一座外城,同时增加了晋州城墙的长度。曾出使倭国,谎报倭国绝对不会来犯的庆尚道招谕使金诚一防守晋州时,在城外开凿了城壕引水,在新城的城墙上仿造明朝空心敌台加筑了三座炮楼,还在城墙上添设了射击平台,有效提升了新城的防御力,但外城城墙不高与地基不稳固的情况,一时难以得到改善,始终是个隐患。
九月二十三日,倭军不宣而战,总大将宇喜多秀家命长谷川秀一、细川忠兴等大名联兵13余人,由咸安越过鱼束岭,直扑晋州城。
驻守晋州城的是李朝将领金时敏,他得到上级的提醒,加强了戒备,亲率军官分番日夜巡视城防。
在这番准备下,忽然杀到的倭军,一连数日,均未能找到晋州守军的防守空隙。第三天半夜,倭军吹角整军,预备乘夜攻城,金时敏三令五申,要求守军得到允许才可还击。由于之前金诚一对城防做了针对性修改,李朝守城部队容易被倭军用火绳枪压制的状态,在晋州之战时得到了改善,当攻城的倭军第一次对晋州城进行火枪齐射之时,防守城墙的李朝军队无一伤亡。倭军攻城部队抵近城墙十步距离,城墙之上寂若无人,城内传出歌舞声,惊疑不定的倭军最后暂缓了攻势。
金时敏见倭军的攻势不过如此,心里有些轻视,若不是手下人再三恳请,他都没有向上面求援的打算。
长谷川秀一、细川忠兴等大名巡视晋州城墙,发现新筑的外城城墙较内城低矮,且是人工开挖的护城河而非天然河道,遂决定以东北方作为主攻方向,声东击西。
为确保攻城部队的安全,倭军以巨竹在城墙外缘建造楼橹,搭建攻城平台,计划居高临下,用火绳枪压制城墙守军,掩护攻城部队。但这样的准备被早有预防的李朝军队用火箭、玄字铳筒反击烧毁。
收到求援消息,距离最近的李朝义军郭再祐部派先锋将领沈大承率百余人趁夜赶至城外飞凤山,多点火把,以疑兵之计与城中呼应。
长谷川秀一见此,担心李朝援军大部赶到,内外夹攻己方,于是决定做最后一搏。
“贼声势震天,急赴城底,涂城欲上,城中包火药于枯荻,投诸贼众,或以汤水注其面,或以大石槌其胸,射矢如雨下,无不中者。金时敏又选精锐送于北门北,曰:‘地势高危,贼必谓防御疏虞,不无逾越之谋。’急往观之,贼果设云梯与漆林上,骑马铁面者,方驰上欲逾城。勇士数人,射中贼胸,骑马者颠倒而落,诸人继射之,男女争集砖石,贼不得上。”
倭军先集中兵力进攻晋州城东北方以吸引守军注意力,然后派偏师偷袭新城北门。
战斗到最激烈时,新城城壕被尸体填平,倭军能直抵城墙下,而李朝守军兵力不足,在集中防守东北方时,相距不远的北门方向没有像样的防御力量。虽说北面地势较为险要,但城墙高度有限,倭军“凿北门五六尺”,以云梯成功搭建可供骑兵骑马登城的斜坡。北门危在旦夕时,金时敏亲自在北门城楼张弓射箭,面额中流弹,战后伤卧一月有余。
第一次晋州之战,李朝最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取得了胜利,但暴露的弱点也很明显:战前未能坚壁清野,近郊有大量可用于建造攻城器械的竹子及树木;守军兵力严重不足,城中只有兵三千余人。最要命的是主将金时敏受伤,能否抵抗倭军的第二次进攻,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