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子出生(1 / 2)
爷爷的三十几岁,小子只在和大姑整理爷爷遗物时发现的照片上看到过,那时的爷爷帅气十足,棱角分明。
虽然是一张半身照,但小子知道爷爷唯一的不足在身高,看看爸爸和伯伯们的现实状况就知道了,这个家族没有一个超过18的。
不过,让小子佩服的是,爷爷在三十几岁就已经迎来大儿子秃子的降生了,在那个不好娶媳妇得年代,算是一大成就。
秃子是爷爷的第二个孩子,也是大儿子,和小子的大姑仅相差两三岁,也就是说,大姑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开始照顾自己的第一个弟弟了。
在如今的时代看来,三、四岁,四、五岁的年龄本身就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孩子,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在农村,尤其是六七十年前的农村,四五岁的孩子漫地里打猪草,回家起灶烧火做饭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爷爷当时已从县里退到镇上当书记,长期不在家,照顾弟弟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大姑的身上。
当时,大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不知是因为贫穷还是思维的局限,大姑并没有上学,甚至连一天小学也没有上过,当时的农村状况并没有小学校,大家以劳动为荣,知识的地位就像小子奶奶每天对生活的抱怨一样,唠唠叨叨就算了,没什么用。
秃子降生后,奶奶逢人便炫耀说:“看吧,没白折腾,终于生了个儿子,这下子张家有后了!”
别人看在眼里说:“生个儿子好啊,可也别亏待了女儿!”
“亏待什么!少她吃?少她喝了?还不是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的!最重要的还是秃子,要好好把秃子拉扯大,女儿迟早要出嫁的!”
伴随着秃子的出生,大姑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生活上,大姑需要处处让着弟弟,弟弟哭鼻子了,大姑还要背起弟弟满村里溜达,哄弟弟开心。
总之,照顾弟弟是大姑的第一要务,至于自己的学业,想必大姑没有太多的规划,那时的人生规划,简直一踏糊涂。
在女儿无用迟早要出嫁的思想观念影响下,大姑养成了随遇而安的性格秉性,在大姑看来,生活就是要受苦才有价值。
自小子有记忆以来,大姑就在不断的照顾丈夫,照顾儿子,照顾孙子,甚至忍受儿媳妇的抱怨与谩骂,这种无法打破现有条件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因此,大姑的儿子也是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