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退工(1 / 2)
第二天,苏辞兴高采烈地回到了小芸姑娘和“小溜球”的家,回味着昨日的每一眼所见。他很想记录下这段有趣的事情,可惜没有手机,不会纸笔,这稍微有些遗憾吧。
这天的“小溜球”却一点不高兴,问他昨日怎么不见了身影,她昨天可是一点也没吃上好吃的菜,有些不开心呢,一副嘟着嘴的表情。看来,今天的她有些情绪在,是和苏辞闹别扭着呢。苏辞倒是没有和她这个小女孩计较什么,依然乐呵呵的。
然后另一周开始了,他又去茶楼帮工了,似乎他也感觉到,自己也渐渐融入这个社会了。只是是否能接受未来的艰苦,他还是有些未知的。
在这个水深火热的大世里,他也不一定能够独善其身。但今日的一切都会成为自己的经历,刻进骨子里的那种。
在这一周茶楼里端茶送水的过程中,他还是会犯错,比方说端个茶送错了桌,倒个水一不小心倒在了杯外,还有的时候水温太烫了引起客人的抱怨。还好有刘年来打圆场,总算是有惊无险。不过苏辞还是担心受怕,万一老板知道他的工作状态后是不是会出现辞退他的心思。想到这里的时候,苏辞莫名一惊,似乎有人在看着他一般叫他不敢回头望,还是让他心惊胆战地做好手边的活儿吧。
“茶,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哎,倒茶端水都是一门讲究活儿呀。”苏辞苦恼着小声说道,这典故呢,似乎来自于陆羽的《茶经》。有些客人不喜欢浓茶,他就要在倒之前多加点水;还有些客人讲究到茶杯里不能混入茶渣,苏辞还要针对这些客人用刘年教给自己亲手制作滤网的方法来略去茶渣子。总之,客人的百般要求,苏辞尽量满足。清朝的穷苦人过活就是这样,辛苦而又忙碌,而这又不掺杂任何水分,苏辞算是体验到了。
而今天客人倒不是很多,马上就要到三月初春时节,可能天气好起来客人会多一点吧。懒洋洋的苏辞正在思考之时,刘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地对他说:“等会儿有人送货来,我待会要去清点一下到货的茶叶什么的,还要搬运一下。不过今天客人不多,你稍微看下,我去去就回。”
那时候好的茶味道是真的不错,可苏辞当然是不可能尝到的。那些好的茶,比如普洱贡茶,是在雍正十年列入贡茶案的,是由未婚少女采摘优质芽叶而制成的,经长期存放,会变成金黄色。而西湖龙井、福建白茶、信阳毛尖、江苏碧螺春当时也算是贡茶,普通人都是没法一品的。还有安溪铁观音,这茶起于清末,发展于清初,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及蒙顶上清峰仙茶,据说是茶祖吴理真亲手种植,有“仙茶”的美誉。从淳熙十三年吴理真被封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开始,蒙顶七株仙茶就用石栏杆围起来,列为神圣之地,言有白虎巡山,凡人不得靠近。很多好茶都是贵人享受的,平民只能到茶叶店东买袋子里,剩下的茶叶碎末,然后拢在一起装作膏抹用,但价格便宜。
“好的,交给我了。”虽然苏辞信心满满地答应了下来,但还有些心里没底,平时一直是在刘年的照顾下做事,这一下把任务都交给自己了,这让自己有些压力倍增。感觉到吃力的苏辞但还是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盘算了下,送货来不知道是几担茶叶,可能还有其他茶楼的货物,不过称量和计价、搬运应该会很快的,他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应付过来的。
所以,苏辞开始负责起作为一名“店小二”所有活的担当来,卖力地开始跑前跑后招呼着客人,忙得不亦乐乎。今天的他表现地格外认真,也许每个周的开始都是他的幸运日一样,又或许是周末的充能让他放松下来了紧张的心情,或者说他没有了绷紧的神经。
这天过得非常快,让苏辞有恍如隔世一般,他又再一次回到了那个三人居的“家”。而“小溜球”开心地等着他回来做菜,苏辞只好为她而做饭做菜,这一手好厨艺让除他以外的那两人惊叹连连。也许一天下来,这一顿饭才是最美满的,苏辞有的时候确实这么想。再过大半个月,就是苏辞可以领薪水的时间了,那时候,当苏辞有钱了,他就可以做点其他什么的事情了,说不定可以有所收获,苏辞满心期待着那天的到来。晚上,他来到堂前,看起了天空中的月亮,这时候的月光很温柔,透过枝丫皎洁地照在堂前大水缸的水面上,苏辞有很多思念在发酵,其一是父母,其二是刘君言。
小芸姑娘还在屋内教着小柳秋学写字,但她投过了户枢也看到了苏辞单只人影,默默地关上了窗户,继续在煤油昏暗的灯光下对小柳秋教学着。
就这样,苏辞在一天天枯燥的日子里享受着时代的平静。即将要到发薪日了,而在前一天晚上,小芸姑娘却在堂前叫住看着星空发呆的苏辞。这时的他还没缓过神来,就听到小芸姑娘有些娇小的声音响起:“茶楼掌柜的说你老是送错茶位,是不是有这件事情?”
“有的时候确实有,可能是我走神了,当然也有可能我记错了桌位,啊哈哈。。。是怎么了呢?”苏辞有些尴尬,但又一想,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突然有些担忧起来这第一份工作。
”李掌柜是觉得你工作不够专心,所以和我说了。你也别在意啊,不是你工作不够努力,也有可能他想安排其他认识的人来茶楼帮工。所以。。。他和我说了一下,希望你能谅解,本月的工钱还是会结算给你的。”小芸姑娘倒没有以前那高冷的态度,或许是考虑到了此时苏辞的心情,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照顾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