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青青的公开课(二)(1 / 2)
第三节课开始了。
这次公开课讲的是《羚羊木雕》,大概内容是:文中的小主人公把自家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但因其十分珍贵,父母知道后,逼着小主人公去要回了“羚羊木雕”。
这一过程中小主人内心十分矛盾挣扎,一来朋友的仗义让文中出尔反尔的小主任公很难为情。二来朋友不仅归还了“羚羊木雕”还不计前嫌,依旧和她要好。这些都让小主人公很羞愧。
这篇课文的主旨提炼:一是教育孩子有事要跟大人商量,不能擅做主张。二是告诉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友谊和自尊心。
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这篇课文从阅读字数,主旨大意等方面来看难度适中。新教师把控起来也比较容易,只要把它完整的讲下来,就算是完成任务。
第一个环节青青带着孩子们通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标清段落。
第二个环节精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主旨大意。
目前为止一切都进行的比较顺利。
来到第三个环节——分析中心思想,第一层面的意思,孩子拿家中贵重财物要和家长商量这一点很快就被提炼概括出来。第二个层面家长也要尊重孩子这一点,无论青青怎么启发,学生们就是悟不出来。也许初一的孩子还不习惯反驳父母。学生们的思维只在文中的两个小朋友身上打转,就是绕不出来。
其实这个时候,有经验的老师会用“填空提问法”降低难度去启发孩子,例如直接问“那同学们想一想,文中的父母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这样一问就把学生们的思维带过来了。进而在总结的时候告诉学生们一个阅读技巧,即——从文中人物的角度思考主旨大意,也就是说文中出现几个人物都要逐个分析一遍,然后同类合并归纳,做到分析全面不重不漏。
但青青显然不是有经验的老师,她是刚刚上班一个月的老师,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由于紧张,大脑可能还会短路。
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讲台上的青青向前探着身子“孩子们,咱们再想想,还有什么问题?”
看着青青着急的样子,学生们也跟着急,再想想坐在教室后面的听课老师们,怎么着也得挣口气。举手发言是越来越踊跃,说的答案却五花八门毫不沾边。到最后,一些孩子已经不再举手,直接站起来就猜:
“怪她的好朋友,没事干拿人东西干嘛。”
“对,就是她,大人不在去人家家里玩什么?”
“她俩就不该做朋友……”
话题越来越歪。时间在这漫无目的的瞎猜中一分一秒的流逝。台下的两位师傅不时的抬腕看表,急的给青青使眼色,大意是,青青啊,你快结束这个话题吧,你把结论讲给学生们再加以分析,效果也是一样的,不能让孩子们由着性的猜下去。数次暗示之后,青青终于接收到了信号,她挥了挥手,示意同学们先安静,没人理她。
“同学们,同学们,先听老师说”青青想要控制住局面。奈何学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交头接耳的讨论,没人听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