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战地寒暄(1 / 3)
王敦确实认为桓景一方是可以予取予夺的。
这次他带着五万大军北上,选择先来南阳的原因,就是吃准了相比祖逖,桓景兵微将寡,又被朝廷刚刚警告过,是个十足的软柿子。
若是在这个软柿子上面可以占到便宜,比如在司州安插自己人等、换来桓景服从自己之类,那么就算砍去了祖逖一臂,下一步再去削弱徐州的蔡豹之后,那么祖逖就算彻底被孤立了。
事实似乎也印证了他的预想。先前被桓景安插在新野、南阳两地的“傀儡”荀崧(王敦以为荀崧曾为桓景所救,也就是桓景的人了,一接触到自己的大军,就以不忍百姓遭难为名,开城接受自己调任长沙的安排。大军过处,一路并无抵抗,顺利之至。
直到大军逼近博望,他才从斥候处接到来报,说桓景调集军队,聚集在博望北面的叶县,把守住伏牛山各处关卡,厉兵秣马以待。
“其兵力几何?”
王敦漫不经心地问着,心里却相当清楚,桓景手上的主力暂时是不可能南来的。虽说桓景军中多是流民,又纪律严格,所以打听不到什么消息。但他早从蛇公处获得了消息,说是桓景自从结束了北面的战事之后,主力军马都屯驻在怀县协助居民重建被石勒毁坏的城市,根本没有办法迅速南下。
也不知道蛇公是怎么知道的这些消息。但从荀崧的防备看来,确实异常可靠。所以即使司州军马胆敢抵抗,也可以凭借兵力优势碾压过去,收回本属于荆州的叶县,并且拿下叶县之后的昆阳,到时候桓景自然慑服。
何况若是桓景尽早服软,也不是不可以给点甜头。在动武之前,王敦也想探探桓景是不是个识时务的,毕竟除了他弟弟娶了司马睿的养女,桓景久在北方,跟司马睿朝廷也没啥交集,是可以争取的嘛。
“大将军,伏牛山各处关卡把守的兵力充足,各处加合起来,至少有数千人,不知其后在叶县是否还有布置。”
哼,这也不出奇,想来守军只是全数用于伏路把关而已。想来没有留什么预备。若是自己大军一至,即使不降,遣一偏师由小路北上迂回,这么几千守军必然不敢阻拦。
王敦还没有说话,只是以眼神示意一旁的王廙。王廙明白这是让他在军前立威,也赶紧接过话茬:
“桓景只有这么一两千人,怕他作甚?照原计划,主力在大路上屯驻,以威吓敌军;让梁州刺史带着军马从小路向前迂回,可获全胜。”
王廙的这些话,都是王敦事先教给这个从弟的。他自己本来不喜欢世俗事务,只是喜欢书画,只是被王敦硬逼着做了个刺史之位。就任以来,作为王敦的脏手套,他在荆州不得不以各种借口诛杀了大量前任刺史陶侃的门生故吏,于是在当地声名颇臭。
为了让从弟在荆州军中立威,王敦只得手把手地教这个弟弟谋划,然后让他适时地在众人面前说出来。
这番计划本身,倒是中规中矩,在场无人有异议。担任小路迂回任务的梁州刺史周访心中暗自不爽,然而也无可奈何,毕竟他可不是王敦的“自己人”。
大军按计划分兵,王敦带着主力进入伏牛山大路。待翻过山岭,果然见到了斥候所说的拦在道路出口的司州军军营。司州军马用拒马和堑壕封住了道路,又竖起低矮土围,几道防御,让王敦的军队根本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