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关于成长(1 / 2)
对于田丹琳这好奇的状态,张浩也是十分的理解。还记得当年他自己第一次离开家乡小县城,来到京州的时候也是这样,人们看到新鲜事物时总是充满了新奇和向往。
当初高三,张浩他们这批被班主任确认为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差生,在班主任的劝导下,最后都选择了参加专科学校的自主招生。
而这些自主招生都是需要提前报名和选专业的,考试得去本校。每个学校考试时间也不同,甚至会起冲突。不过好在可以同时报名,但是需要提交报名费和自己把握时间。
也正是那个时候,张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了的小县城,离开了他们那个五六线的城市。张浩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来到了一个新一线城市,体验到大都市的繁华。
那是一种很强大的冲击,张浩看到这里的人都很匆忙,不像在老家那里显得悠闲,显得都很专业和厉害;高楼大厦林立显得壮观,各式的地标建筑也层出不穷,真实看到的总与网络上看到的要震撼……
大城市仿佛每时每刻都被各种噪音和各种灯光所覆盖,初见时热闹,可真正待久了之后反而在这种热闹中更感觉到陌生和孤独。
明明大城市里面充满了人,每天许多人都会在同一条街道,或者在同一个时间,或者在同一个地点无数次的相遇,但他们却很少会有真正的交集。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处理的事情,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匆忙,每个人都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所以每个人在工作或者学习完之后都没有太多的心力去交往,去真正的去信任一个人,交一个朋友。
在老家,基本上一整个小镇上的人都互相认识,只是分为特别熟和一般熟。
当然这些都是张浩后来的一些体会,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还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大城市既让人望而生却,同时也令人兴奋。
张浩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他看到每一个行人都觉得他们都好厉害,而且他们穿的也都很好看。不像他自己,即便是他来到了这座城市,也像是清水里面落入的墨汁,一眼就可以分辨的出。
那时的张浩是羞怯的,对新鲜事物是那么的好奇,但又有些畏缩。不过好在当时和他一起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人不止他一个,所以这种恐惧被冲淡了许多。
来到这里张浩第一次坐了地铁,第一次吃到麦当劳(这也是张浩后来愿意去麦当劳做员工的原因之一……第一次认识到大城市夜间的灯红酒绿,第一次见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夜城。
大城市无疑是先进的,这里的一切设施,配套,制度等等都是到县城和农村无法比拟的。但是在这里生活了一年以后,张浩还是发现其实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自己的老家。不过张浩知道作为年轻人的他们,想要在这个时代更好的生活下去,或者说生存下去,还是需要在大城市里面打拼。
慢慢的张浩也习惯了大城市,最初的热闹也变成拥挤和烦躁,夜间的灯红酒绿也变成了光污染……制度虽然先进,但很多却实施不了或者实施困难。
当然这些也不过是外在的或者物质上的,所以张浩其实自己都能适应,而且适应的很好。更多是观念和理念上的冲突,让张浩偶尔会陷入一种沉默和格格不入。
作为年轻人,张浩自然也能很快的融入大城市,了解并学会这些规则。但是张浩却总是觉得农村土生土长18年的他,来到了大城市,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抗拒和隔阂,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和大城市里面的同龄人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