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替张昭求情(1 / 2)
陈王刘宠听闻北海太守孔融和讨贼校尉卫宣联袂来访甚觉得奇怪,等到两人在花厅坐定,孔融将前因后果说了一番,刘宠也是赫然起身对着卫宣行礼道:“仲道真乃当世英雄,孔北海也是一世人杰,我大汉能有两位这样的臣子是何其幸运啊。可惜这世道如今盗贼横行啊……”
卫宣自然要客气一番,不过客气完了也不忘将自己的募兵计划和困难跟这位爱好兵器的陈王说了,听闻卫宣粮食问题在舅舅裴晔的帮助下暂时得到解决,但武器方面苦于没有来路,陈王大手一挥笑道:“仲道,跟随你的两百多勇士还要去北海自然不能没有盔甲,我这就让人给你们配上。至于兵器,我这里只有弓弩,不如就带上四百张弓弩。”
卫宣闻言略微有点吃惊,眼前这位陈王看来是个土豪啊。两百套盔甲少数将近两百万,再加上四百张弓弩,这一出手就是四五百万,换算成粮食也快一万石了!尤其是传闻陈旺收藏的弓弩都是精品啊,于是连忙起身表示感谢!
陈王刘宠摆摆手笑道:“若是本王能够像朝廷建议,必定让仲道你领兵入青州,黄巾虽众,却也经不起打,况且他们并不是同一首领,根据仲道你在河东和荥阳的战绩,想来不过两三万精锐,多则半年,少则三月怕是就能评定青州了。可惜本王说不上话啊,如孔北海这样的都被排挤到北海去了。”
卫宣连忙摇头:“陈王谬赞了,青州黄巾与河东白波军不同,他们盘踞郡县多时,也学会了利用城墙防御和利用百姓协助守城。当今大汉能够轻松剿灭青州黄巾的唯有皇甫公和凉州董仲颖。宣远不及也。”
“河东黄巾能够迅速平定还不是因为仲道你整饬郡北加上卫家等大族方粮赈灾与太平道争夺民心,才不至于一起事就被他们席卷全境,再后来仲道你用兵如神,他们才不得不归顺朝廷。”刘宠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也知道自己在这里说了也白说,他这藩王不但无权干涉朝政,而且还不能擅自离境,当初豫州波才等人闹得那么厉害,陈国也不敢去还是因为了陈王喜好弓弩,黄巾贼兵也怕这位藩王一怒之下将全城百姓武装起来,所以陈国反而相对安宁。
在豪爽陈王的参合下,陈国相骆俊也只好答应派人送五千石粮食到阳翟作为讨贼校尉在境内搭救孔北海的报酬。如果不是孔融现身说法,骆俊也是不相信陈国境内盗贼已经猖獗到拦路抢劫二千石太守的程度。看来朝廷设立讨贼校尉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防范黄巾军死灰复燃的事情上境内有这样要给善战知兵的年轻校尉在堆许多有贼心的人也是极大的震慑。
在陈国得了好处卫宣自然开心,孔融也是羡慕卫宣这样不需要牧守地方却能够一路筹集粮草和兵器的校尉。接下来的梁国相也是刚刚上任的,是卫宣的老熟人,前河东郡丞王濛!王濛正是凭借白波军闹事前后出色表现以及河东卫家和裴家的大力举荐才从郡丞升迁到梁国相,梁国虽小,不及河东三分之一,但好歹品秩是两千石的国相了,如果是太平年代,再熬上几年有卫家做背书,谋求一个大郡甚至进京做三公九卿也是可能的。
所以王濛身上是有深刻的卫家烙印的,听闻陈国出粮食五千石,王濛二话没说也提出出粮食五千,弄企鹅出钱两百万。这种用公家的财富来做私人人情的事情没什么不好,更何况卫宣打着天子的旗号募兵,只要在梁国承受范围下面的吏员也无话可说。
因为担心孔融在路上耽搁太久,卫宣决定暂时只从沛国北面路过不前往沛国治所拜见豫州刺史黄琬和沛相等到从北海回来再慢慢在这里软磨硬泡。
过了沛国往东就进入了徐州界,第一站是彭城国,卫肃作为太师在升迁为豫州刺史之前就曾经担任彭城国相,所以如今的彭成国还有许多官吏记着卫肃的好。所以当卫宣率领骑兵进入彭城之后感觉和在颍川、梁国的待遇差不多,许多人主动热情地前来打招呼,倒是让大名士见识到了卫家的能量。
彭城当地的豪族听闻卫肃之子前来也是纷纷出动,加上随行的有北海太守孔融,当地名士和豪族纷纷宴请两位。
卫宣和孔融也只是在当地停留的时候晚间答应别人的宴请,白天依旧按照行程赶路,这样虽然会让一部分人失望但也掏不出理来。
这一日彭城国相设宴招待孔融与卫宣等人,席间薛礼长舒短叹,倒苦水,孔融问之,薛礼便将陶谦到徐州之后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
原来陶谦也是个性子刚烈的人,而且颇有野心,他临危受命,便借镇压黄巾威名盘剥徐州百姓,从而引发当地豪族和名士不满,如今徐州五郡国,彭城、广陵两地不服陶谦,琅琊为泰山人臧霸所占,陶谦除了以邻为壑将黄巾驱赶到青州、徐州边界外,正在酝酿对彭城动武,这样的野心勃勃的刺史自然更加引来当地豪族和士人的不满。
而彭城国相薛礼日子更加难过,所以言语之间除了对陶谦的埋怨也不忘数落陶谦的失德之处,卫宣对于这样半斤八两的野心家不感兴趣,却对其中一桩事情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