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地摊课堂(1 / 3)
《三字经》似乎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长安,几乎所有家里边有读书人的家庭,都要入手一本。
哪怕是一本,但是你得有啊。
在这个时代,书的传播其实主要还是靠着手抄本,活字印刷术毕竟才刚刚出来,主要还是朝廷在推广。
这技术,还并没有推广到民间去。
其实,大家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个好东西,但是除了朝廷,却没有人采用这东西。
有的人看中了这个东西的利润,想要弄这个东西,但是却往往没办法实施。
你想想,常用的字大概要四五千个,如果你要弄一套能够印刷的木活字,不可能每个字只刻一个吧?有的字甚至要刻几十个。如此下来,至少也得刻两三万个木活字吧?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的文化商人恐怕还真的没有这个实力,这么多的活字,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够刻出来的。
有这个能力和实力的人,很显然,都是背后站着世家的。
他们会主动的去推广木活字,脑子进水了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谁愿意吃饱了撑的挖自己的墙角呢?
说穿了,一句话概括,就是:有锅盔的没牙口,有牙口的没锅盔。
所以,很多人首先就想着买一本朝廷印刷发行的《三字经》,至于给家族内的其他人,先用手抄本吧。
与此同时,长安城里边的那些印书商可都是逮着机会了,因为这书的篇幅也太少了吧?
一本《三字经》原本也就一千一百多字,结果经过张济安的偷工减料,弄的只剩下了九百多字,也就是说采用雕版印刷的话,也就是七个版面。
虽然大唐的雕版印刷业其实并不发达,主要还是因为纸张的缺乏,以及印书的成本太高,大多数人买不起书,即便买了书也没有人可以教。
然而,自从白纸出现之后,印刷的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所以长安城里边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商人,当然规模其实还是很小的。
大唐的印刷,其实字是刻的比较大的,毕竟刻板的技术并不是太成熟,这个时候这是雕版印刷刚刚开始起步的时候。
在原来的时空里,雕版印刷在这时候也才刚刚起步,只不过张济安的到来,白纸的出现,将它顺手推了一把而已。
这个时候的刻版,一页纸上就印那么八行,一行也就十八九个字,算下来,一页也就一百五十个字左右,一本《三字经》刚好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