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 灰色科研(4)(1 / 5)
案发现场的隔离带还没有撤消,报案的保安很热情接待了黄一为一行人。保安说:“学校马上就要开学了,没想到会这样的事。学校让保安增加了巡逻次数,希望你们尽快破案吧。”
黄一为应付了一下:“对,尽快破案。我们这不是又来了。”
保安感慨地说:“可惜了,还是个博士!”
黄一为觉得很惊奇:“你怎么知道她是博士,你认识她?”
保安闪过一丝惊慌:“不认识。我是保安,人家是博士,怎么可能认识?我是从网上看到的。”
黄一为看出了他的惊慌,随口问了一句:“是吗?我还没有看到过网上的消息。在哪儿看的,告诉我一下。”
保安显然没有想过黄一为会这样做,他犹豫了一下,拿出了手机,找了好半天,才把某个网站关于天阳大学女尸案的新闻找出来。接过他的手机,黄一为从头到尾看了那条新闻,发现全篇文稿都没有提到死者是博士,只说了是一名大学生。黄一为不动声色把手机还给了保安:“你去忙吧,如果有需要,我们再找你。”保安接过手机,离开了。
同行的阎队心领神会,立刻带人去查保安的身份信息,并搜查保安的宿舍。黄一为继续带着技侦组的人重新斟查现场。其他人在现场搜寻着可疑的痕迹,而黄一为站在凶手藏匿的树后,推断着凶手的作案过程。他想:“死者与男友分开,独自进入学校,通过林荫道的捷径走回宿舍。凶手躲在树后等死者,说明凶手很熟悉死者的习惯。现在是暑假期间,凌晨:左右这里人迹罕至,凶手为什么不立即下手,而要在凌晨1点左右下手呢?他们是熟人,一定说话了,最后话不投机,凶手最终杀了死者。但凶手是如何出入的,为什么凶手没有从南边或西边的出口出入,那是林荫道仅有的出口。如果没有从出口出去,一定是越过冬青才出去的,出了小树林,还是需要有门或出口才能逃走。图书馆的摄像头和南边化工学院门口的监控没有拍到有人离开,这说明如果要逃离,凶手应该还有其它出口,否则就只能翻墙,这可能就是上次勘查遗漏的地方。”
想到这儿,黄一为往树林东面冬青间的缝隙走过去。他出了小树林,看到了东边围墙,上次也见到过,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攀爬痕迹。他再次看到了墙根下堆了一些学校做宣传用的大型展架,上面写着“欢迎新同学”等内容。
正在黄一为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从宣传版面后面钻出来一条小狗,与此同时也听到墙外有叫声,好像在说“妮妮”。黄一为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抱起了小狗,顺着围墙,走到了学校大门口。他走到了围墙外那个呼唤小狗的老太太面前,把狗交给了老太太。
果然,这里有一扇钢管焊接成的小门,小狗就是从这儿进到学校里的。钢管上面布满了铁锈,在其中两根钢管中间发现了铁锈被蹭掉的痕迹,这里可能有人出入过。蹭掉的痕迹上下大约长7厘米,最高的地方大约145-15米,说明出来的人个子不高。黄一为试了一下,钢管的缝隙足可容纳头钻过去。一般来说,头可以过去,身体就可以过去。皮鹏拍了照,戴家兴找来保安队长。黄一为拍拍皮鹏的肩膀,指了指学校东墙外小旅馆门口的摄像头。皮鹏立刻领会了黄一为的意思,向那家小旅馆走去。
保安队长说:“这个小门至少有十年以上了。当年学校的大门要在晚上12:关闭,只留这个小门出入,这个小门最多能容下一个人骑车出入。后来大门重修了,路拓宽了,安了摄像头,装了起落杆,晚上再也不关门了。这个小门就废弃了,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了,所以经常会把一些宣传版面的架子放到墙边。”
说到这儿,保安队长忽然想起了什么,“有一件事很奇怪,昨天早上换班以后,我发现广告版面被挪开了,我整理了好半天。”
皮鹏生气地说:“谁让你整理了?”
保安队长吓了一跳,解释说:“不整理,领导又要骂人了。”
黄一为急忙劝皮鹏:“人家没有错,昨天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整理过了。你再试一下,看能不能提取到有用的线索。”
皮鹏显然也很懊恼,没说话,自顾自地忙碌起来。现在看来,凶手就是从这个废弃的小门出入案发现场的,所以校园里的监控没有拍到他。这些都说明凶手很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很有可能就是学校里的人。
阎队查到,报案的保安叫范若军,今年22岁。在范若军宿舍的壁柜里,只查到了一些私人物品,主要是衣物、书籍、健身卡、一把鹰嘴刀。有一套《我是特种兵》系列小说,床下放着一双马丁靴,看来范若军是一个军事迷。没有发现任何相关线索。
就在大家准备回去的时候,阎队接到了李建强的电话:“阎队,彭鹰查监控看到,昨天上午11:5,一个保安走进了林荫道南口。11:7那个保安拿着一个黑色的挎包,从林荫道的南出口出来,然后向东走向了保安宿舍的方向。英特尔做了图像处理,就是报案的保安,他一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