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金川有汉家传人(1 / 3)
新柱战死,闽浙总督下落不明,再算上之前被诛杀的福建巡抚。
一时间,福建群龙无首。
西路、北路共计两万大军得到消息后,停止不前,分别驻扎在乌山以西、闽江以北。
“子谭此去,尽力而为,若事不可为,尽可回来。事成则有功,事不成亦无过。”
张子谭就是投靠赵明赫的台湾天地会成员代表人物,本身为红旗,属于中间领导层,而且有着十分优秀的口才和见识,赵明赫多次重用。
“总座放心,金川之地存有我大量汉家衣冠,以前国姓爷时期有过不少书信往来。数年前的金川之战,清廷其实无功而返,想来有不少汉家子嗣留存在世。此番,子谭必定与他们取得联系,不辱使命。”
许多前朝遗民,不愿投降鼠尾辫子,于是躲入藏川边境,利用土司之间、土司对满清之间的矛盾,不断聚集势力,意图反清。他们依旧保持汉人衣冠,以蓄发真汉人自居。
现在,第二次大小金川还没爆发,赵明赫相信他们正在那里蛰伏等待时间,所以派遣张子谭前去联络,为将来挺进四川做准备。
从历史角度上看,大小金川之乱是满清皇帝和地方督抚一起作死的结果。
康熙年间,俊拉首领,嘉勒巴归附,是为小金川。
此时,金川土司还只有一个。大金川是朝廷派遣督抚管理驻牧事宜,里面的土民基本上算是朝廷直辖。
后来,小金川势力做大,嘉勒巴的庶孙(没有继承权出奔,投靠年羹尧。
年大将军表奏他做大金川土司(大金川安抚司,从此,形成大小金川两个互不统属的独立土司。
乾隆以后,清代文书中所称金川,皆指大金川,而将明朝以前相沿已久的金川土司称为小金川土司。
清廷此举的目的是承认大金川土司的地位,以削弱小金川土司的势力,使之借朝廷的封号与小金川抗衡,互相牵制,这是清初“以番治番”民族政策的产物。
从一开始,满清朝廷就为大小金川的斗争埋下火药桶。
恶劣的自然环境,贫瘠的土地资源,闭塞的交通条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嘉绒地区的藏族人民中,形成了以抢劫为荣,以怯懦为耻的社会风尚。
他们崇尚武力、桀骜不驯、好勇善斗,这也是嘉绒地区各土司互相掠夺、兼并,争斗不己、战乱不息的原因之一。
此地为川陕甘边区,更是出藏的重要途经之一。
清朝本身是由崛起于东北一隅的满族贵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