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相互了解4(1 / 2)
孙鸿晨的身世,让我从最初的好奇,到后来的同情,再到现在的理解。他的身上充满了我所追求和仰慕的正能量,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深思,但是他那诙谐的说话方式却让我觉得很放松。那段时间,我迫切地期待着和孙鸿晨的联系,每天下午,我总是不停地注视着手机,唯恐错过了他的来电。
孙鸿晨对我说:“我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向你坦白交代了,能不能告诉我,你以前的婚姻是怎样的?”
“跟你比起来,我的感情经历要简单得多,陈博文和我青梅竹马,他是我的初恋,后来成为我的丈夫。”我告诉他。
六十年代初期,我家迁到了市中心唯一的一座新大楼,它也叫“干部大楼”,外立面是淡黄色的,楼高七层,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十几户人家,在当时还是一片平房的时候,这座新大楼显得特别地显眼。
我家住在一单元三楼的一套两居室,室内有壁橱、阳台,厨房、厕所和浴室等设施,这些都是当时让人非常羡慕的。新大楼的临街门面有文具店、糖果店、副食店、眼镜店和钟表店,对面就是有名的树人小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校歌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罗家伦先生。
陈博文的家住在新大楼三单元,他的父母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到重庆,他的母亲王老师是树人小学的音乐教师,他的父亲是文化委的一名干部。家里有博文、博亮两个儿子,哥哥博文长得清秀斯文,瘦高个儿,一头自然卷的黑发。他经常穿着一条宽大的军裤,把白衬衣扎进裤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文艺范儿。在我眼中,他是一个举止文雅、干净整洁的男生。
十岁的我聪明乖巧,长着一张小圆脸,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被棱角分明的嘴唇遮挡着,微微上翘的鼻子带着几分俏皮,还有几分傲气和自信。树人小学排演了革命样板戏《红灯记》第五幕片段,王老师选中我来扮演李铁梅。
以前,我唱歌只会用自己真实的声音,每当唱到高音的时候,声音就上不去了。后来,在王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懂得了歌唱需要方法和技巧,就从气息、发音、共鸣、咬字、表演这些基础知识开始学习。每天早上和晚上,我都在新大楼的屋顶上练嗓,经过一段艰苦的练习,我的嗓音和表演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为大家喜欢的“小铁梅”。
我父母对三个女儿的管教非常严格,我们只能呆在家里,读书学习、打扫房间、学做女红,偶尔可以和楼上楼下的小伙伴玩耍,但不能离开新大楼。有时候,我会到王老师家训练声乐和舞蹈,每当我去他们家里,陈博文都会带着弟弟默不作声地走进里屋,把客厅留给王老师和我。他们两兄弟都有各自的特长,会演奏小提琴、单簧管、萨克斯和手风琴。
我们的生活虽然很单调,但偶尔也会有快乐。记得有一天晚上,父母破天荒地没有参加单位的政治学习,三姐妹高兴得不得了。
“今晚我们继续学习桥牌怎么样。”母亲建议。
“好呀好呀!”我拍着手。
“我不学桥牌,太难了,我要下跳棋。”白云撒娇直叫嚷。
“好了好了,我们都依着你。”母亲哄着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