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成人之美(1 / 2)
青霞楼位于永安禅寺后花园最高处,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大致分为上下两间。青霞楼下层殿外悬挂“青霞直上”匾额,系由汾亲王张见晋亲笔手书,他是周世宗张见济的亲弟弟,两人系同一个母妃所出生。
世宗皇帝起事时,汾亲王张见晋也在汾水河谷兴兵呼应,使得忠于八王子那一系在北地的人马不敢轻易南下救援,为世宗皇帝赢得最为关键的“金陵之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张见晋后来获准世封晋阳,是朝廷之中少有的实权亲王。张见晋去世后,亲王爵位由其嫡次子张闻远承袭,迄今已有四十余年。
青霞楼上层殿外悬挂“眼底春秋”牌匾,系由先皇高宗御赐手书。站立在这块牌匾下面,便可凭栏望远,纵览北国壮丽山河。
贾瑞被小丫头接引入内后,先是在下层殿内,拜见了此次诗会的主持者余慎行大人和高向叶大人。
来此之间,贾瑞也提前做了一些功课,了解到余慎行大人年少有为,17岁就乡试中举,后来考中进士,入选翰林,走的是一条最为稳健的文官道路,现任吏部侍郎,兼管詹事府。他深受今上信任,近来朝野之间,不断有风声传来,说他即将升任礼部尚书或者兵部尚书,并有望直接入阁辅政,云云。
高向叶大人也是进士出身,相对较为年轻。因为他刚入仕时,说话直接,太过于锋芒毕露,不经意间得罪了朝中某个权贵,导致在礼部右侍郎的位子上,已经耽搁了八九年时光,活生生地把这个当年朝中有名的少壮派官员,熬得两鬓都已略显斑白。但高向叶大人的气质却很好,颇有些宠辱不惊的味道。
两位大人和贾瑞叙了一会儿家常,大致就是出自哪个家族、目前学业状况、有无结婚生子等等。
贾瑞在这一帮年轻的读书人中间,年龄算是比较大的了。这本来就让两位大人不甚满意。
当听说贾瑞是荣府旁支,两位大人眉头皱了一下;听说贾瑞没有考中秀才,只是捐纳了一个国子监的生员,两位大人眉头又皱了一下;及至听说贾瑞尚未婚配,但是房中已有了一个貌美侍妾之后,两位大人更是眉头紧锁。
他们俩实在是不明白,顺天府学的周百仲教授是不是有些糊涂了,推荐了这么一个人过来参加诗会做什么?
他既出自武勋之家,和文官群体本来就不是同一条道路;又没有科考才能,连秀才都没有考中过,只是一个捐纳监生而已。此外,他房中已有侍妾,再想要攀附上一门好的婚事,那是基本上没有什么指望了,也就失去了让两位大人居间说媒的价值。
难道是因为他的诗歌才华很突出?这也不至于啊。
虽说此人呈上来的《忆菊》和《画菊》这两首诗歌,也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勉强算是现场佳作。但在今天这批人中间,却也达不到让人惊艳的水准。
像那个魏东平所写的三首菊花诗,既不堆砌生硬,词句又新,立意更新,倒也不枉他江南才子的名号。相比之下,贾瑞这点诗歌才华就不算什么了。
不过虽然对贾瑞这人没什么浓厚兴趣,但两位大人也还是和贾瑞说了一些温言鼓励的话,便让他自去上层殿内,如果有机会的话,稍后颖楠姑娘还会和他面谈一番。
等贾瑞走后,余慎行大人笑道,“贾瑞此人虽然浑身都是槽点,但你我刚才对他并不热情,他也全然不放在心上。这种处之泰然、不计得失的心态,可比一般人强出许多了啊。”
高向叶大人也点头赞道,“此人确实不错。我本来对他兴趣不大,但就冲他这份难得的涵养和云淡风轻的仪态,倒是有了把他收归门下的念头。他到时候真要选择拜我为师,我必定要高看他两三分。”
“你做梦。”余慎行大人毫不客气地说道,“现在的读书人,大多数都以攀附权贵为荣。既然我官职比你大,那么到时候,他肯定是选择拜我为师。你根本就没有把他收为门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