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1)
目前看来,局势暂时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据何大人刚刚所说,你与姬大人共事多年?”佐天望问了另一个问题。
“姬大人任治栗内史接近五年,这段时间内下官与姬大人一直同殿称臣。”
佐天望在心里慢慢的梳理着时间顺序。
姬泽任治栗内史五年,随后因为拒不执行先王与朝廷的粮食国策而被迫辞官,紧接着宁闻接替其任治栗内史,而宁闻任职的这四年,也是这条粮食国策逐渐转衰的四年,换个角度考虑,可以理解为在宁闻的任上出现了这次的粮食危机。根据何近所说,瀛东的良田可以做到一年三熟,也就是说在面对百姓上交粮食慢慢减少的趋势时,宁闻竟然无动于衷,还是说,他根本就没有发现呢?
收回自己的思绪,佐天望看向何近,说道:“如此说来,何大人与宁闻宁大人也算是同殿称臣四年了,不知何大人对其评价几何?”
何近闻言,右手抓着左手腕,低着头长久未语。
见状,佐天望叹了口气,接着道:“何大人啊,在这里没什么说不得的,也不会有人了解其具体内容。”
“依下官之见,宁闻并不适合担任治栗内史一任。”何进慢慢开了口。
“何出此言?”
“治栗内史管理着整个瀛国的田亩、赋税、劳役、财政,是朝堂上最为重要的官职之一,也是百官中最具实权的官职之一,因此,担任治栗内史之人必须是德才兼备的正人君子,而宁闻……”何近顿了顿,接着说道:“宁闻为人胆小怕事,处事谨小慎微,并且确无治理田亩等领域的经验,粮食国策实行数年来,他明明知道百姓上交粮食量连连减少,但从未向先王如实禀报,今日粮食之祸,宁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唉,父王真是被姬大人吓怕了,所以才选择了宁闻,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本身就有漏洞的国策加上毫无经验的掌舵人,此消彼长之下,竟至于此啊”佐天望哀叹道。
在佐天望眼里,先王佐川对此事也负有很大责任。
“大王,依下官之见,宁闻此人胆小怕事,自己犯事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大王真的想推姬大人回归的话,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真没想到,自己就说了几句话,何近就听出了自己心中之意。
但此事业决不能操之过急,佐天望心中预感,朝堂上肯定还有宁闻一派的大臣。
某种程度上自己这个君主在朝堂上算是个“孤家寡人”了吗?
“对了,如果要举办登基大典的话,大约需要从何时开始准备,还有,朝堂上哪哪位大臣会负责此事呢?”
“由于王室目前的情况,大约提前二十天左右就可以了,此外,具体掌管此事的官员是太常林刚,不过因为太常主管祭祀社稷,地位十分崇高,因此很少上朝。”
看来过一阵子自己还要去找找这个林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