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 / 3)
第147章
刘协不知杨琦心中所想,开口道:“朕与太傅袁隗商议,欲于东莱郡不其县创设船坞,研制海船,鼓励世家和商人出海经商。”
杨琦不解道:“大海茫茫,风险难测。何苦渡海经商?”
刘协邀杨琦至搁置地图的案几旁,指着三韩道:“朕许袁氏三年后自攻三韩之地,允其督治十年,三成税收归朝廷,余者尽归袁氏。故太傅对于制造海船,极为渴求。
若袁氏能够功成,其他大族见利,自不甘落于人后,朕迫于无奈,势必会允其他豪强择地攻伐。然陆地多为苦寒之处,唯有南方海域,上有岛屿万千,无论铜铁矿藏,亦或奇珍异宝,不计其数。
欲行通商、攻伐之事,不可缺者,惟海船也。故海船之利,甚为可期。今朕与卫尉言,自是希望杨氏入局,分一杯羹。”
杨琦不解道:“大汉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何必外求于海上?”
他的想法,代表了士大夫的主流思维。
却不知,正是这些士族、豪强毫无节制的贪婪、豪奢,以及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夺,使得王朝一次次更迭,循环往复。
想要打断这历史周期,就是要教这些士族和豪族做人。同时还要舍弃农业文明,进入商业文明,在契约的基础上,形成文明的共识。
刘协肃然反问:“大汉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为何流民遍地,饿殍露于野?”
杨琦尴尬了。这话,他没法接。
他沉默片刻后道:“待臣与家人商量后,再回禀陛下吧!”
刘协颔首道:“若是杨氏不积极进取,百年之后,可能沦为士族末流!”
思绪纷乱的杨琦,骤闻此言,倏然警醒。
他终于意识到:刘协此举,势必将士族豪门聚拢在一起,其势之大,非杨氏所能抗衡。若是割舍了这次机会,恐怕杨氏将不复盛矣!
抱着复杂的情绪,杨琦走了。
刘协叹了口气,心中满是郁闷。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总觉得大汉物产丰富,地大物博,可问及百姓为何衣不果腹时,他们只会顾左右而言他。
是他们不知道原因么?不是。是他们不愿意正视现实?也不是。缘于他们认为,这么多的血食足以供养他们,甚至友邦。
因此,对于那些朝贡的少数民族,刘协并未按照旧例接待,而是委托大鸿胪和尚书令予以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