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为民请命,死而无憾(1 / 5)
自黄巾之乱被平定后,杨佑便被安排进了内庭,教导皇子读书。
杨佑夹带私货,把自己弟弟杨修也带在身边。
杨佑生怕自己弟弟日后再那样猖狂,口无遮拦,以致身首异处。
仅仅数月间,杨佑多次看见灵帝嬉戏于宫廷之内,其之奢靡淫乱,堪比纣王再世,宫中侍宦常偷窃宫物,其间肮脏龌龊,犹且羞语于人前。
除了这华光殿,这宫廷恐怕再无一处净土了。
昔日杨佑祖父杨赐也曾在华光殿讲学灵帝,只是如今换成了杨佑讲学皇子。
而灵帝成了一昏君昏主,杨赐的身体也越发地一天不如一天。
杨佑也在开始疑惑,这汉室天下究竟还能不能扶,难不成真的只有推倒重来?
可他不甘心,不仅是他作为杨氏子孙的不甘心,也是他作为后世来人,代表千百年汉民族人的不甘。
一个“汉”字,代表了这方土地上生存过的数十亿人难以言说的情怀。
可是汉室的腐朽,让杨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自幼文武并练,十数个春秋,寒暑不辍,却在真正面对一个将要倒塌的大厦时,无可作为,这是他一个的无奈,也是无数人的无奈。
尽管灵帝的两个孩子刘协、刘辩都不似他们父亲那般荒唐,且在杨佑多日教导下也对仁义大治之世有颇多向往,日后若有机会,期中任意一人都能做一明君。
但这二人身上有太多因果纠缠,外戚与宦官,士臣与皇室,中央权威与地方势力。
这些问题不仅束缚在这二位皇子身上,也束缚在大汉社稷上,束缚了农民,恰好农民又是大汉的根基。
这样的世道,不迎来一场乱世,是很难将之轻易解决的。
而在将来的乱世之中,谁又能给黎民百姓带来真正的太平呢?
他急需一个人,来为他指明方向,为这个天下指明方向。
中平二年底。
这夜风雨骤急,杨佑杨修才从内庭归家,方至门外,便听人报说家主杨赐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