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直接开口要(1 / 3)
第253章 直接开口要
电话是轧钢厂打来的,罗成这个甩手掌柜当的,因为不了解出口的流程和去哪里展示产品,想出口东西罗成都找轧钢从厂的陈主任帮忙。
而陈主任不但热心,而且货款都能直接算轧钢厂头上。也就是说,哪怕是出口的订单,货交给轧钢厂就算完事了,别管货品有没有出境,钱反正到日子直接问轧钢厂要。说好的粮食,直接给批条去粮站领。
轧钢厂这边其实也是上面授意的,不管是军区还是地方,其实跟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因为罗成只是要了自留金的额度粮食,至于这产品被其他国家看中,到底怎么操作的,汽车厂也不插手。
要知道给朝鲜的叉车是亏了,白送的,就为了堵嘴。给苏联的可没少要,虽然是抵账,但也意味着要少还苏联几十万块钱的食物和矿产。
而出口给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叉车,说实话,便宜占的都有点于心不忍。除了换粮食之外,肉类没少要,都是牛肉,还有奶粉和一些其他产品。而给汽车厂的,不过是一些粮食,至于金钱,给了汽车厂又如何,给的都是人民币,不用掉到了嫉妒就要上缴利润的百分之多少,剩余的留在企业继续发展。
当然了,在汽车厂,就不存在有利润在账户上。但也没关系,钱花出去了,用在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就会产生利润,谁交不是交。上面既然允许这样操作,就不怕你折腾,但你瞎折腾出现产量过剩啥的,那就是你厂长的责任了。
日本要买中国的发动机,这对于国人来说真是天方夜谭。但轧钢厂那边打来的电话就是如此,要一百台,因为不知道汽车厂目前发动机的生产情况,要求是尽快生产制造,离过年没多少天了,加上出境产品要运输和在其他地方报备,希望汽车厂最好是在十天内交货。
日本是战败国,也是中国去侵略国,但哪怕有仇恨,在亚洲地区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日本工业技术和设备都是领先的地位。日本竟然要买中国产的发动机,对于工业领域不是很了解的杜永康其实很震惊的。
而一百台发动机的话,库存好像就够,除了现在停放在围墙边上的一排方块车2.0用了新式发动机,其他的发动机都放在发动机成品仓库里。
有日本的订单和红旗汽车厂要来签协议的事情,杜永康也没心思在会议上再聊一些工厂里的琐事了。这发动机生产线添加的事情,不但要按照罗成说的来办,恐怕还要加急。
会议后,副厂长就直接去找罗成了,把订单的事情说了一下。而罗成听到后,对于红旗汽车厂下单的事情没啥关心的,对方再牛又如何,罗成又不稀罕依靠发动机挣他们厂的钱。
就算不出口,罗成其实在内心也是有计划的,生产发动机,不可能一直只生产四缸的。在没有涡轮增压的情况下,要想提升马力,就只能依靠增加油耗提升动力了。而六缸八缸的早晚要生产。
现在工厂里的机械工程师已经在罗成的要求下,尝试利用气压制动改良冲压机。让冲压机变的轻便,好灵活操作。那些弧形的车壳现在不去碰,但方块车2.0和普通四方车型轿车(早期桑塔纳),不相信不能直接冲压成型,再不行,就铁皮用薄一点。
不得不说的是,这年代不管什么车,车身的铁皮是真厚。后世的车,打着环保节能省油的口号,说车子重量轻了就节能了,车身薄的不能再薄了。一发生车祸,就是稀碎。
而现在,因为材料密度工艺问题,任性不足,要解决这问题得材料专家和提升冶炼技术才行。后世各种型号钢材,也是通过不断研究和冶炼弄出来的。
国内缺人才,但国内目前这样的薪资制度,就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一直有海外人才,国人又不是真的天生比外国人笨。爱国的人才伱可以用情怀,用大义,讲奉献召唤回国。但出了国有技术却也习惯于享受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什么牺牲和奉献精神怎么办。
别说国内没钱了,有钱这口子也不能开,这口子一开,其他有能力在国内的人才怎么办。
所以很长一段时期,国内讲究的是培养自己的人才。从来就没有听说国家要花多少钱去把人才招回来。但对于外国人又不一样了,批了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就跳出了国内规定的薪资界限。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国力不行,国人又患寡不患均。你只要对某些人特殊照顾,其他人感觉跟那些人能力差不多的,待遇却天差地别,就会抗议。说引进人才,谈何容易,现有的人才就不是人才呀。
后世黑人留学,补助拿到手软,为什么自己国人能力却不弱,还要自掏腰包。这一就是对外向国际看齐,有人才留学就给补助。那钱是为了留着国外人才的,但对内,你本来就是国人,不给你钱你不还是在国内嘛,为什么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