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异像惊世,天下大宗师的瞩目(2 / 3)
一个穿着儒袍,仙风道骨,身形清矍,神清气俊的老者正在下围棋,在他对面没有其他人,原来他是在自己和自己下棋。
他正是儒家荀子。
忽然间,荀子微微皱眉抬起头了,而后放下黑棋,缓缓起身走到了窗外看向了咸阳方向。
“天人……之路?”
“是有人成就了天人?”
饶是荀子心性异常平和,感觉到这追寻了上百年的道路,心性也是忍不住激荡起来。
儒家如今在诸子百家中的实力排名前列,看起来非常繁华,但荀子却很清楚其中的隐患。
儒家弟子众多,遍布六国,可偏偏在秦国的人甚少,因为秦国重法,和儒家某些理论和法家的理论是相悖的。
但偏偏如今秦国国力最强,有一统九州的希望,一旦秦国统一了六国,那么儒家该何去何从?
只有两个结果。
一是迎合秦国统治者,做出改变。
二是固执不肯改变,依然坚持自己的,固然有骨气,但定然会消亡。
荀子是想改变这种状况的,不仅仅是因为秦国的原因,他敏锐的觉得儒家需要与时俱进,做出一些改变,甚至可以吸收法家,道家,墨家的一些理论。
他也确实做出了改变,将将儒家理论思想和法家思想融合,后又曾经入秦,对秦国重法的思想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
但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虽然荀子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但因为他的思想中蕴含了许多的法家思想,儒家有些大儒甚至说过他不是儒家中人。
荀子也曾经迷茫过,他教出了两个得意弟子,一个韩非,一个李斯,都是法家学说的拥趸,而韩非甚至有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迹象。
作为儒家地位仅次于孔孟的荀子,竟然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又让暗地里的声音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