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幕 物非人非(四)(1 / 3)
人类总是倾向于回避痛苦的。
这就是城市成了最少人选择居住的原因。
在人类经历了大家称之为的“大飓风”之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生活回原来的地方,他们将坏掉的房子修修补补再住进去,如同弥补一段有嫌隙的感情,假装什么也没发生,尽可能地按照“大飓风”以前的节奏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真正的“生活的勇士”。
第二类人是“谨慎派”,比第三派的人数略少一点,大约占了十分之四。他们将避难所建造成家的样子,地铁站、防空洞、地下车库,总之只要是在地下就行,因为他们坚信地下总比地面安全。危机随时会到来,居安思危总是没错的。
他们对庇护他们度过生命中最可怕的“七天”的地下工事产生了天然的依赖感,不夸张地说就像子宫之于胎儿。特别是在电力逐渐恢复后,他们彻底与外面的阳光、雨露、花草、空气隔绝,过上了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们对地底的信仰甚至由此诞生出了一个新教——桃源教。
是的。他们竟然把暗无天日,与世隔绝的地下称之为“桃花源”,即使那里跟“桃花”一点关系也没有,跟大自然也一点关系都没有。
明明,第三类人才更像是桃花源中人,他们生活在农村、乡野、山间、林中,回退到农耕时代,过起了低科技、低欲望的生活。这类人被称为“田园派”,不过灾后的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第三类人其实是真正的遁世者,他们看上去勇敢,实则懦弱。
齐菲儿和小云选择了第三种生活。
******
这一日,小云和齐菲儿正在茅草屋的门口用山里捡来的石头垒成的简易炉灶上生火。
晚餐是从旁边溪水里打来的鱼。
一天只吃一餐,她们对饮食的理解也与古人趋同。
这一餐的步骤从捕捞到杀鱼再是洗净再用香草裹好,用岩盐腌制,最后才下锅炖煮。
她们不慌不忙,因为有的是时间,慢慢去消磨。
一年了,地球的电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更可况是山里。照明主要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