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阳明心学的核心架构(1 / 2)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体系,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往往不知所入,但是如果深入其中、了解其思想整体的一个架构,实际上我们可以相对地把它简单化,也就是它主要是由三大部分内容所构成的,而这三大部分内容主要也就体现为三个命题,第一是心即理,第二是知行合一,第三是致良知。
\u229从王阳明整个生活实践、整个生命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这三个命题的提出,时间上面来说是心即理是最早,知行合一是其次,致良知是最后。所以在一定的意义,致良知思想的提出,(我个人认为他主要是在正德十五年,也就是平定了朱宸濠叛乱之后提出来的最后的观点就代表着王阳明整个心学思想体系建构的完成。
\u229一心即是理思想逻辑起点\u229
我们从王阳明的生活实践的过程来看,我们都知道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结点,那就是龙场。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实际上一直是照着朱熹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去从事生活实践。但是在这个生活实践的过程当中,他总是发现一个问题,这是他自己说的。大家都说格物致知要照着朱熹的话去说,可是有几个是照着朱熹的话去做的我是曾经把朱熹的格物致知付诸实践的,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总是发现一个问题。我即便是把朱熹所说的一草一木当中所包含着的天理,所包含着的至理,真的都把它格出来了,如何诚得自家的意?也就是外物所谓的理和我们人本身内在的诚意究竟又有什么关系?
\u229到了龙场,在龙场那么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下,他终究开始向内寻求,走出了一条和朱熹不同的思想道路。圣人之道,吾性具足,是他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对于自我真实生命存在本身的一种内在体悟。这个内在的体悟,或者说圣人之道,吾性具足这一观点的理论凝结、理论提炼就是心即理三个字而已。心即理实际上我们往后会更多的去探讨它的真实内涵,但在阳明先生那里,心即理既被他当做是自己整个心学思想的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基础,同时也是他所确认的一个人要试图获得真正属于他自身本源生命存在的一个生活前提,一个在信念上的前提。
\u229二知行合一理论转为实践
有了这样的一个信念,我们如何去把这样的一个信念或者说信仰,转变为自己生活的事实呢这就需要知行合一的,实际的生活行动。也正由于这个缘故,我们也都还记得,龙场悟道之后,贵州提学副史席书先生请王阳明到贵阳给文明书院的学生去讲学,他首先宣讲知行合一之说。\u229我们现在关于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从事阳明心学研究的许多朋友,似乎都未曾完全关注到心即理和知行合一之间的内在关系。龙场悟道的结果是圣人之道,吾性具足,是心即理。席书请他去贵阳讲学,按照我们一般的思路,那么他应该讲心即理,可是在文明书院讲学,阳明先生却是开始宣讲知行合一之说。那么知行合一和心即理之间一定是有内在关系的,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心即理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前提,是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预设。而要把这一个前提、这一个预设,这一个关于人自身存在之本真的这样一种体悟,把它转变为现实的生活事实,是必须要通过个体自我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呈现的,所以他要讲知行合一。
\u229江西阶段,平定各山寨的战争也好,平定朱宸濠的战争也好,在江西的整个生活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对知行合一切实的实践。也正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去促进他关于知和行这两者之间一种内涵的不断的提炼。\u229
三致其良知心学终极总结\u229
经过宸濠之变,最终提出致良知,完善发展了他的思想,使他的思想自龙场以后的整个发展理路,有了一个最后的总结。所以从这个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讲,心即理是核心基础,知行合一是关于心即理的实践方式,致良知是关于知行合一之说的进一步完善和提炼。这三大命题相互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理论的圆环,在逻辑上是自恰的,在结构上是完整的,在思想上说他是不断深入的。所以晚年的时候,他曾经和学生们讲过。他说我的思想,从龙场以来所说大致的就不出良知二字,可是我在当时还点不出这良知两个字,和弟子们说话、和朋友们讲学,费却多少口舌。我如今点出这良知二字,人人都一点即透,那真是无限的快乐。\u229
这个话,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一方面王阳明从龙场悟道以来,它是保持着一种内在思想结构的完整性的。龙场提出心即理,讲知行合一之后,一直到他晚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也从没变过,这一点不像别的一些思想家经常改变自己的主要观点。从这个意思上面来讲,王阳明的心学也可以说,从逻辑上说、从思想上说是非常简单的。他基本上是寻引着同一个方向,只不过是在不断的深入而已。
\u229讲到这个地方,我顺便说一句,现在或许有些人会觉得,王阳明你看看只有到了龙场才悟道、才开始创建自己的思想体系。离开了龙场恐怕也就没有王阳明了,这个观点听起来是对的,事实上我觉得是不对的。\u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