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文艺片的终点是商业片(3 / 3)
当今社会,观众的碎片化时间较少,每一个人都在高速的利用和分配。
而情绪表达为主,“不痛不痒”,充满文艺气息的文艺片电影难以集中观众的观影情绪,难以产生爆款话题,难以空降热搜,自然得不到观众的回应。
不管是包裹在悬疑之下的文艺片,还是直抒胸臆式的片子,过于意识化的情绪表达,即使观看,也会被“云里雾里”的观影体验占据上风。
在影评网站上也能够发现,关于文艺片的评分数量很少,甚至不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商业烂片。
就像是《星球要塞》,现在都快要烂成一个梗了。
尤其是那句“向我开炮”,直接被做成了表情包。
商业烂片被骂至少说明还有“热度”,而没有热度的文艺片给人的感觉总是悄然上映,悄然下架。
但《霸王别姬》的横空出世,无疑是给文艺片注入了一阵强心剂。
姜黎笑着回应道:“其实我们也是占了投资的便宜,很多文艺片的拍摄成本并不高,预期的票房也不高,所以在内容上,就显得瞻前顾后,顾此失彼。”
女记者追问道:“商业电影最大的方法,不就是把大多数的观众集中在同一种情绪、同一个判断中,而文艺片恰恰相反是给大众以思考吗?”
“这句话说得没有问题,但是只给自己思考,就难以调动观众的情绪,难以产生爆款话题和票房成绩。”
姜黎摇了摇头,补充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想要赚取票房的话就需要接地气,别玩观众看不懂的逼格和高深道理,试想,一个只追求高深莫测的文艺片,连评委和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怎么能让观众满意呢?”
“那么,一个只会跟风取悦观众的文艺片,连思想内涵都没有,怎样拿到高分评价呢?”记者毫不落下风地追问道。
就连一旁的张谋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也是每一个文艺片导演面对的难处。
每一个想做好文艺片的导演大多都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文艺人,不愿意随波追流,只想在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特立独行。
但这样的情怀是不被理解的,现实中一记又一记响亮的票房耳光,让严肃工作的文艺创作者备受苦恼。
既要取悦观众,又想要表现出一定的“高度”和内涵,这就让他们很难兼顾。
近几年来,能够在院线票房口碑成功的所谓文艺片,大多也只是摸清了观众的口味,做到针对性有的放矢的伪文艺快消费作品。
“在我看来,文艺片的终点就是商业片哦。”姜黎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