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东游西逛之川沙古镇一日游(下)(1 / 2)
苏光远远望见的,是一个飞檐翘角的门楼,孤零零在河边,门前似乎有参观进出的通道口拦绳。反正也不会回去吃饭,看看去。
不太远,3,4米距离。徐静看苏光走过去,也就急急跟上。
哈哈哈,到门楼前,看到匾额上的:川沙古城墙公园,七个大字,苏光乐了,误打误撞找到了这有名的古城墙公园。苏光在小红书看到过介绍。
免费扫码入内。二人走进去,进门就是一个小广场,当中栏杆后是一面城墙的斜坡,两边通城墙前后。栏杆左侧前立“川沙古城墙”石碑,右侧前立“岳碑亭”石碑,旁边是铁梯通向城墙上,抬眼就看到斜坡后城墙上的碑亭。
苏光从小就在长城脚下长大,出生地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对长城有狂热的喜爱,小时候挖过长城的黏土印泥片玩过。初高中都是在山海关第一中学度过,就在山海关城的东北角,是全国唯一把万里长城当院墙的学校。那时候上学因家远中午带饭不回家,午休时常常在校内爬上城墙玩耍。
二人沿梯而上,苏光又卖弄地给徐静讲古:这段城墙建于明朝,距今有46多年历史,是为了抗击倭寇而建的古城,如今就剩这一小段城墙了。
徐静可没这耐心听,上来就走到北端的岳碑亭细看。苏光摇头暗叹:没文化真可怕!随后也看到亭边的楹联,见时近中午,远处有几个人拍照,亭前就老两口,四下无人,不禁出声念到:精忠报国挽狂澜,保大宋江山半壁。片石书碑题绝唱,存忠臣武穆孤吟。让徐静受受文化熏陶。
又见亭内石碑南面刻着碑记,讲述这是岳飞赠友人的亲笔题诗,后流落于此。北面碑文是拓印南宋的岳飞手迹,苏光不禁又出声念起:学士高僧醉似泥,玉山颓倒翁头低。酒杯不是功名具,入手缘何只自迷。听的徐静白眼翻他。
该手迹是岳飞勉励友人振作抗敌的一首七绝。其书法笔力雄浑、挺拔超脱,与诗文内容相称,流露出一股英风正气。苏光看后大呼过瘾,没有白来,哪顾得上徐静的白眼。
此时蓝天白云,墙上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文笔塔掩映在南端的古木繁花中,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二人移步南行,很快到了南端的文笔塔下,后来苏光才了解到保留的古城墙仅6米。
文笔塔下有一古炮一古树。古炮据说是当年抵御倭寇12个炮台唯一的留存,如今仍蹲踞古城墙上,炮口向东,墙下是护城河,大有护一方平安的雄姿。
古树叫:丝棉木,有一百年历史,是上海二级保护树木,斜探出墙,飘摇在如今和平幸福的天空。
转一圈儿,没用十分钟。
下来前行看看斑驳不整,砖头大小不一的墙面,知道是这就是川沙古城墙最独特的地方,城墙完全由川沙百姓为抵御倭寇入侵自发修建的,所以城砖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城墙后面是魁星阁,是当年观澜书院旧址,如今的观澜小学。
这公园不大,十几分钟绕个遍。
出来才知道,敢情二人走了一个长方形路线,绕到了内史第的东侧。公园门口的路就是新川路,公园在东边南侧,内史第在西边北侧。
沿路西走回返,准备去途中的川沙公园。看看最有名的“小黄鹤楼”鹤鸣楼。
此时已是中午,艳阳高照,温度上升,穿厚衣服一身汗,苏光是又渴又饿。徐静兴致勃勃,不花钱的地方逛的高兴。看到小超市,大方地买了两瓶水喝。令苏光哭笑不得,买点地方特产的念头都打消了。
回途又遇一条大河南北走向,上桥南望,只见蓝天白云下,百米开外,一楼耸立。飞檐高翘,明瓦琉璃,十分醒目。这就是号称“小黄鹤楼”的鹤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