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泥出世(1 / 2)
听到皇帝的安排,朝堂官员顿时炸了锅。在朝堂里周新也有支持者。尤其是和周新同年的户部郎中陈晗、六科给事中言官们纷纷为周新说话,指责金正明公报私仇、伺机报复之类云云,请求陛下要求撤回革去周新功名的圣旨,待查明之后再做定夺。
之所以户部郎中陈晗为周新说话,是因为周新多年对户部的支持是最给力的,每年的税负款项是最早进户部的,从不拖欠,足额足份。可以说江宁府是为天下所有州府是做了表率的。再加上陈晗和周新都是同一年中的进士,这份香火情谊还是有的。
天启皇帝对周新的感官印象是不错的,把周新放到江宁府那么多年没有出过乱子。天启帝曾安排官员去过江宁,官员回来之后基本上没有弹劾周新的奏折。只是从去年开始就有几封零散的弹劾周新奏疏,究其主要原因是江宁城南外开设了一些厂房侵占了农民的地,被告周新毁坏农田,与民谋利!
后来,周新的答辩奏疏也交代了:地是杨家的人花银子买的,双方你情我愿,不存在侵占这一说。周新的奏疏里把江宁县衙主簿登记造册由田改厂的土地结构调整的书一并送来,调整书上清楚写着杨世恭按照每亩按六两银子左右收购城南外二百亩地的地契。
之前所有对周新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皇帝也没在理会这些破事来。但是,皇帝就是皇帝,已经拟好的圣旨就不可更改。着刑部主事崔健,吏部主事樊凡,兵部主事王郎一同协同到江宁府暗访调查,等确定周新和王明有罪之后再宣读圣旨,将两人一同带回都城三司会审。
交代完之后,天启帝不在理会身后朝堂上的争论,他头也不回走的。天启帝不想被这些言官们拉扯了半天,他只能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人先调查再说。天启帝虚弱地不想理会这些文官,登基八年,他每天都要这些天天在朝堂上斗来斗去的官员弄得心力憔悴。
他司空见惯的是一个个拿着为天下黎民请命、为民族大义的幌子打压对手。天启皇帝很心烦,他曾天真以为做了皇帝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掌控的。没成想他太单纯了。这些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臣子们内心里都住着自私自利的恶魔!
下了朝,神清气爽的天启帝路过文华殿的时候听到郎朗的读书声。他停下了脚步,通过窗外看到他的皇子皇女们用心攻读诗书,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太傅袁承宗在皇子皇女的桌椅之间来回踱步,时而点头,时而捋一捋花白的胡须若有所思。
天启帝不由心声感慨: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将来的太子能否对付这些朝中的各位老奸巨猾。他不做停留,带着宦官朝着御书房走去。
江宁,青龙山脚下。
距离官道不到五里的地方,一块块由树木钉制的篱笆墙竖立起来,深深地扎进土壤里。这一片两人高的篱笆墙已经围了大约有快一里路。王明在朋来酒楼吃完庆功宴之后,坐上了自家的马车来到青灵山下已经是申时,再过不到一个时辰天就要黑了。
王明放心不下这里训练的安宁军,毕竟这里什么都没有。容易让一些新兵开小差,再加上这几天要让他们自建兵营,难免会疏忽训练。对于新兵来说随时作战的思维是不能松懈的,如今大环境不太安定,新兵们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很容易出现一战即溃的现象。
安宁军的思想建设是需要抓的。王明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急需一个政委角色来做这份工作的人,于是他想到第一个人是杨秋。杨秋这段时间还在山寨里休养,之前的营养不足需要好好补回来,才能有力气走路。
梁超其实是有想法的人,他是个合适的指挥官,但是安宁军的将才太少了,让他来做政委角色人选不合适。岳涛、姜龙和陆宁都是武夫出身,心思细腻程度都不如梁超。
岳涛的忠诚度没有问题,只是能力都突出在武艺上了,要他带兵训练这些人就已经够吃力,主要吃了没有太多学识的亏。姜龙就是一个武夫,纯粹的武夫,心直口快,有不爽就要发泄出来的那样的人,让他去给新兵做思想工作?估计新兵都要被他锤死了!
陆宁这个人有些本事,和岳涛一样,认字太少,从小学武。做事能分清是非,只是性格有些柔弱,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容易摇摆不定。不过王明让他打东,绝对不打西的一个人。
王明在车上在想着自己的这些将领,结论是没有一个特别得力的人帮助支撑安宁军思想教育的。安宁军虽然是新组建的新军,自从安宁军划分了步骑之后,然后就是各方看不上。王明也有些头疼,没有读书的人就是这样,很容易被人影响起哄,军心涣散。
这就是为什么王明一直想要抓新兵教育读书认字的道理,只有认字读书才能统一思想,有思想的安宁军才有作战能力。王明心想自己又不是yy小说男主,穿越过来就成神?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