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朕将建千座学校,教十万读书人,教育要与朝臣仕途挂钩!(1 / 7)
翌日的辰时,刘贺正在温室殿中,等待张安世等人的到来。
这十几日来,随着中朝和外朝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带着持续了许多年的朝议成制也有所改变。
因为如今能参与议政的中朝官只剩七个内阁大学士,他们又总在内阁值房上衙,所以小朝议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刘贺如果有事要与他们商议,可以直接下诏将他们宣到温室殿,或者亲临内阁值房,这样反倒更便捷许多。
至于形式大于内容的大朝议,则从十日一次,改成了一月一次——甚至连这唯一的一次,也有可能被临时取消。
走过场的事情,能免则免,刘贺既然已经掌握了大汉的朝权,就需要再借助大朝议来让朝臣措手不及了。
或者说,大朝议是一件武器,不能次次使用,唯有到最艰险的时候才能再次召开。
虽然大朝议和小朝议都减省了,但是不代表刘贺从此就深居宫中,再也不见外朝官了。
恰恰相反,他想了另一个办法。
孝武皇帝给外朝官加中朝官的本意,其实是让外朝官能够更方便地出入宫禁——不必时时向卫尉寺请符节。
说到底,中朝官只是一个能够随意通行宫门的身份而已。
于是,刘贺另辟蹊径,想了一个替代的办法。
因为未央卫尉寺掌管宫禁之事,属官出入宫门非常方便,所以刘贺增设了一个未央宫行走的虚职,作为加官。
他给所有九卿二府、列卿及自己信任的朝臣都授予了这个加官,这些人进出宫禁就方便了许多。
刘贺平日若是想让朝臣来温室殿议政,只需要提前下诏,朝臣们无需其他的手续,就可以畅通无阻。
除了进出未央宫的便宜之外,未央宫行走的这虚职就再也没有别的特权了,与以前的中朝官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刘贺除了要召见内阁大学士之外,还召见了四个外朝官。
四人分别是太常苏武、光禄勋龚遂、太学令王式和大将作禹无忧。
除了禹无忧之外,其余三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苏武六十四,龚遂和王式都超过七十了。
这三个人加起来足足有二百多岁,不管放在哪一个时代,都算是高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