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没见过的(2 / 3)
问题是,装甲厚度虽然是衡量坦克防御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装甲本身的质量其实也是同样至关重要的。
比如说二战时代的T-34和IS-2坦克,纸面数据相当的漂亮,可实战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德军的作战记录里,经常有车长或者指挥官提到,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摧毁这些本来装甲不算差的苏军坦克。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为了追求生产数量,忽略了装甲质量的直观结果:苏军坦克的铸造炮塔本来应该更好,结果却因为存在大量气泡导致防御水平很差。
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如此多数量的坦克,大华帝国的工业能力是一方面,坦克的整体质量一般也是其生产速度很快的另一个原因。
所以在1500米的距离上,唐军的新式坦克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击穿大华2型坦克,或者说是加强了装甲的大华1型坦克。
“加速!加速!”因为没有接近到常见的交战距离,所以大华帝国的坦克车长都还没有钻进自己的坦克里。这让他们有了良好的视野,看见了那辆被击毁的坦克。一时间,所有的坦克车长都在大喊,让自己的坦克把速度提起来。
继续不急不缓的前进,只会成为敌军的活靶子。还不知道敌人究竟为什么可以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毫无准备的大华装甲部队的车长们不得不施展他们最熟练的传统艺能:“加速”。
这是他们进攻的唯一法宝,因为大华帝国的坦克观瞄系统极端落后,所以他们的正常交战距离也就只有两百米上下,这严重制约了大华坦克发挥他们的火力优势。
说的直白一点儿,其实就是他们费尽心机给坦克装备上的90毫米口径火炮,其实领先唐军短管75毫米口径坦克炮的那点儿性能,全部都被垃圾的观瞄系统给浪费掉了。
很快,这些还没做好战斗准备的大华坦克都开始加速起来,就在他们不要命的开始冲锋的时候,又一发炮弹迎面袭来,再一次击穿了一辆大华坦克的车体。
汽油惨烈的燃烧起来,坦克内的大华坦克手们还没来得及钻出自己的坦克,就被燃烧的火焰吞没了。
一辆大华坦克路过了这辆坦克的残骸,炽热的火焰让跟在后面的大华士兵纷纷避让。
遮天的浓烟在不停的翻滚,后面的坦克炮塔上,探出了半个身子的大华帝国车长们神情紧张的看着自己被烧焦的同伴,脸颊被火焰映衬得通红。
人总是会因为习惯殊途同归,在大规模使用了坦克之后,车长探出脑袋这种事情,在大华帝国的坦克部队里也颇为普遍。
因为视野不好,自身通信又几乎没有的情况下,大华帝国的坦克车长更习惯探出身子来指挥战斗。这并不是唐军车长的专利,而是全天下的坦克车长都这么干。
依旧没有找到是谁在攻击他们的大华部队,想要快速通过这片旷野,不过很快他们就遇到了麻烦。
两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赶到了战场,然后对着地面开始了扫射。这样的攻击对于大华军队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很快他们就自己乱了阵脚。
伴随着500公斤的航空炸弹在空地上炸响,大华军队的攻击严重受挫。剩余的坦克开始倒车,步兵似乎也有了撤退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