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动身下县巡查(3 / 3)
入座后,王秉正把从烧坊带回的酒分沽进白瓷酒壶内,执壶给每人面前的酒杯斟满。
官场多年,应酬无数,陈于朝是茶酒双好。从王秉正斟酒时嗅到的酒香和酒杯中溅起的酒花,酒未入口,陈于朝已判断出,这应是当地酒市中从未出现过的好酒。
左钧举杯发话,双方又一番客套,陈于朝一口把杯中酒啜进嘴里,那齿颊间弥漫的独特香气和入喉时的舒爽绵柔,再次印证了他的判断。
“好酒!兄弟,你好手艺啊!”陈于朝放下酒杯,竖起了拇指。
“大哥谬赞。这酒存放的时间还不够,陈化效果尚有不足。如能再存放两年或更久,再开坛饮用,其香更浓,其味更醇,那时才当得这好酒之称。”王秉正一边执壶给大家续杯,一边谦虚地回应。
“兄弟莫谦,就这酒,现在这香味和口感,也是为兄这几年来在这方圆几百里地上喝到过的最好的酒了。”
“就是嘛,酒这么好,他硬说没有陈好,不愿上市。他就不晓得,只要尝过这味道的人,早都等不及了。”左钧接住陈于朝的话说。
“这么好的酒,为啥不开坛售卖?做手艺是该追求尽善尽美。但做生意,首先该考虑的是需求。你愿买,我愿卖,不欺不诈,不背良心就好。”干了第二杯酒,陈于朝挟食了一口桌上的瓦块鱼。
“真可上市卖了?”王秉正给大家斟上第三杯酒,入座后以询探的口气问陈于朝。
一段时间以来,王秉正虽然坚持着要按祖辈传下的规矩,把酒陈够时间再卖,但左钧经常的念叨也让他动过心思。
逃离柳林铺时带的一千多两黄金虽然基本还在,但买地和建酒坊之后,所余的部分要支撑够五年,确实会影响到后续的大量收粮,更不要提甩开膀子大干了。
“为啥不可以?这么好的酒,只要你价钱不卖太高,我相信不仅可以卖,还可以大卖、热卖。现在已是太平世道,平时消遣解乏,礼仪宴席待客迎宾,哪里少得了酒?只怕你酿不出来,不够卖啊。”陈于朝把第三杯酒也干了。
“陈大人都这么说了,你还有啥不放心的?开坛卖吧。”左钧干了杯中酒,顺势附和。
“也好,下来我就拿部分酒,开坛试着卖卖看。”有了陈于朝的意见,王秉正下了决心。
“酒这么好,卖酒还得有个响亮的招牌。兄弟的烧坊叫啥名?”
“叫谪仙烧坊,父辈在柳林铺时就有的名字。”王秉正回道。
“这名如在他地,也算不错。但谪仙太白的故里就在我辖下彰明、青莲。在这周遭,凡做酒卖酒的,都喜欢用‘谪仙’‘太白’‘诗仙’之类,显得有点滥了。”陈于朝的言语里有些遗憾。
“这是。但秉正沿用这名,是想光大祖上的家业和技艺。”左钧接了话说。
情浓!酒好!潼绵学馆院内的宴饮一直进行到深夜,陈于朝和左钧都已醉意醺醺时,才意犹未尽地散了。
陈于朝一家在随从服侍下,由王秉正和左钧送到客栈。几人约下第二天的酒,才揖别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