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修堤坝(1 / 1)
辛未年(1691是岁试之年,潼绵学馆复学已是第四个年头。左钧征询里长及一些家长、学生意见后,决定推荐几名得意门生参考。
为准备这场考试,左钧在初八之前就同王秉正一起回了铜牟镇。县试春上二月就要举行,很多程序上的事,还得他帮着考生一起办。
初八那天,王秉正燃放鞭炮,置办了开工酒席,继续点火生产。
两间作坊酿造,头年收的一千多石粮食只坚持到清明就已耗尽。储酒洞窟单层已放满,为放更多的酒,王秉正在后两间洞窟的使用上,采用了双层叠码的方式,暂时解决了存酒问题。
虽然说山体洞窟恒温恒湿,只要一次性做好酒缸密封,就不用再为酒的熟化操心,可要叠码又大又重的酒缸,还有诸多不便。王秉正决定,酿酒季结束,再扩建两间存酒洞窟,还要加大卖酒的力度。
清完最后一甑酒糟,把两间作坊和器具冲洗收置完毕,王秉正准备把烧坊伙计和学徒都放了。这一年,大家干得都很卖力,他想让大家提前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再帮家里夏收和栽种。可是伙计和学徒们都不愿意走,他们推选了两个带头酒工找到王秉正,说夏收还早,要帮王秉正开挖洞窟。带头酒工告诉王秉正,不用再去雇小工,这些活计都由烧坊伙计自己来干,声明不用另算工钱,而且态度非常坚决。
王秉正很是感动。今年的活完成得早,到立夏后收麦,时间还有一个多月。他不便拒绝也不能拒绝,索性答应了。对于工钱,他没做表态。
买回工具,只请来一个老石匠做技术指导,新酒库的挖掘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
为弃放挖出来的土石,王秉正决定在烧坊外渡口的上方,放羊山伸入涪江的山嘴处,修一段与烧坊现有墙基齐平的堤坝。修这个堤坝,不仅可以围出弃土的场地,还能预防涨大水时洪水淘空岸基,危害烧坊和镇子安全。
王秉正做了计划,这段江堤修起来,把堤后面的空间填满夯实,可形成一个长三十丈余,宽五丈多的平台。经过一个雨季,填土夯实后,他想在上面再建间粮仓。
但他还拿不准,那一片荒江滩当初并没在自己置换田地的范围内。如果修建,会不会有麻烦?只能回学馆与左钧商量。
左钧很是支持。为解决这个顾虑,他又找到了里长。
听左钧说道,里长显得相当兴奋。原来,铜牟自建镇以来,几次大水漫灌,都是从镇子上方涌进来的。自前朝开始,当地就曾上报官府,提议兴堤建坝拦水。但因战火连绵,想法一直难以落实。现在有私人愿出资建堤,当然是好事。里长答应了左钧父子,只要王秉正愿意,他定向县衙奏报,将堤坝围起的荒空地确权与王秉正。
说干就干,左钧当即书写了一份奏报,许了里长些银两,让其按规矩上报。不过两三日,县衙批复,准允。确权的地契官纸,也由里长带回给他。
一切胜意,工程开始。伙计们先是在江水的岸线处挖出一条深沟,然后用三合土和大人头石往上砌了一道厚约三尺、高约九尺的斜面堤墙。这堤墙与街对面下游方向的镇子相比,高出三尺还不止。
对于谪仙烧坊修堤,铜牟镇人议论纷纷。古来修堤都是官家衙门的事,一个开烧坊的自掏腰包建堤,而且修得还那么高大结实,人们不知道王秉正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大家也都看得到,这段堤坝从山嘴接下,如遇大洪水,可削水势,防止洪水从上游直接冲入镇内。
四月,经过县考拔选,潼绵学馆举荐的学子中,有三名获得资格参加府考。府考之后,三名考生均获得院试资格,等候学政巡考。
学生们学有所成,王秉正同左钧一样高兴,公开向学馆所有学生承诺,往后有意参加科考博取功名者,只需用心读书,认真应考,所有应试的支出,都由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