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不其山开山纳新[下](2 / 4)
萋斐堂内西、中、东三室间室牖不知何时去除,已连成一间大室,地上铺着藁筵,入西门处两位执事一人稽验竹签与石帛,另一人遣发土黄色草茵。
艾刀依次递上竹签与石帛,接了草茵在阃阈[kunyu]前脱履,只着白叠布足衣,不践阃,出左足跨过阃阈,入萋斐堂。登堂入室,此为“登堂”。
每一书案上有竹签与求学手中竹签对应,艾刀寻到自己书案,将草茵置于书案后,双膝前曲,臀压双足上身挺立,危坐如松。
四角青铜圆形熏炉中升起袅袅檀烟。铛铛三声钟鸣过后,两位执事将泥漆封缘半寸厚石帛试卷,分遣到书案上。有手疾目捷求学子弟伸手,执事呼一声:“止。”未有一人再动试卷。
闻执事说道:“其一、不录姓名只书竹签志号;其二、言语说话者就地除名;其三、离位者就地除名;其四、作弊弄姦[jiān]者就地除名。其五、闻号不止书者就地除名。祝诸位嘉弟子斯文今北斗,举代一文昌。”
又铛铛三声钟鸣过后,艾刀不慌不忙磨好墨,解开绳结,揭去有不其二字钤印封泥,绳结、钤[qián]印、封泥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试卷半寸厚,有释经、墨义、修持三类。
释经,一陶能作万器,终无有一器能作陶者能害陶者。一道能作万物,终无有一物能作道者能害道者。何意也?答试者要解释与论述此句经文何意。
对于此类经文艾刀烂熟于心,不加思虑,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就伊始用周篆书写。下笔时不疾不缓。
墨义是对经书原文进行注疏,《牧誓》要注疏:斥责子商国君子辰,不敬天道,历数其罪。《益稷》要注疏:谈论决川播种、慎位安止、股肱耳目、韶乐合奏诸事,并作歌唱和。
修持是对修士修行答疑解惑,比释经、墨义难上数筹。源息未分,浑沌为一,何谓源息?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万物之生,皆禀源息,有何论见?
“铛铛铛!”执事用手锤击响鸣钟。艾刀长出一口溷气,望户牗外天色,原来已至日昏。
从未时到日昏酉时,三个整齐时辰,艾刀目不枉视,此时扬首,才视见其他求学。
有人苦恼地口噬着笔管,有人嗟声叹气,有人怡然自得,有人气定神闲。艾刀抚了抚下颚,心想自己颜面应未有多余表情。释经、墨义、修持三类,总计谋算下来,得一乙评应无限阻。
一刻后,执事将试卷、笔墨收走,艾刀才觉腿股麻痛,更易身形簸坐草茵,握拳叩击双股促血脉通畅。
出门时,艾刀与谢家兄弟一一通情请辞。
莱藜国墨水之畔有一座城邑,西接墨水名“临墨”,临墨依水而营,城邑中五条经涂不是正南正北,东西六条纬涂多出一条纬涂。匠人营国并不过分拘泥礼制,也会因山岳水利加以变化。
临墨东市环涂有一座官置候馆名“墨一积”,表示此为临墨五十里之内第一座候馆,再往外行为墨二积,墨三积,直到出临墨邑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