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养殖业的发展(3 / 4)
这些“天选之子”包括但不限于豹猫、美洲山猫等。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动物完全是自己找上门的。
人类种植并贮藏谷物的行为吸引了不少啮齿目动物,紧接着以这些鼠类为食的野猫也不请自来。
这些敢于接近人类村落的非洲野猫个体往往胆子较大,这无疑为人类进一步的接触与驯化提供了良好基础。
成年的大型动物一般不易接触,但幼崽就好多了。人类驯化动物首先就是对动物幼崽的饲养。
第二步,让驯养的动物延续下去。
对人和恐龙来说,驯养动物的目的是为了有肉吃,而且还要具有延续性,说白了,驯化的核心在“人工繁育”。
只有动物能够在人手里一代代延续下去,选育的效果才能逐代积累。
可是人工繁育谈何容易?要让驯养动物完成完整的生命周期,首先要解决:如何把它们养好?养好后如何能生崽?生了崽如何能带大?
正是这些难题,将大批野生动物从“候选名单”里逐个剔除。
首先,绝大多数野生动物面对人类会产生强烈的应激性,说得通俗点就是“神经质”,表现在拒绝摄食、见人就跑甚至直接被吓死等等。
这当然不是它们的错,不过是烙印在基因里、为了规避捕食风险的印迹罢了。
虽然一些物种的应激性可以通过逐代选育慢慢削弱,但对于大部分物种而言,应激性都是阻碍驯化的一道大坎儿。
其次,不少草食动物,尤其是成年雄性个体的领地意识很强,它们在圈养状态下相互攻击不说,还要求每个个体拥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这对于大规模的饲养管理而言显然是不现实的。
最后是交配和幼崽抚育。
许多动物具有相对固定的繁殖模式,即对繁殖期间的环境条件、性别比、交配次序等均有一系列要求。
这些要求在饲养状态下往往难以实现。典型的代表是需要跨盐度梯度进行繁殖的洄游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