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入市谨慎(1 / 3)
弓拉得未免太满,师爷当下有些松不开了手,亘古至今,钱财一直为硬手货,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不为笑谈。
当下满是金钱味道的时刻,总瞧着眼前这个不为金钱所动,古灰级超人狄云,导演感觉不是个事,只好又看向了婉儿。
而婉儿听了也大为震惊,对于这些大洋银元的概念,好像自己唱了一辈子的戏,能够挣来这些,还勉强差不多。
惊讶之余,瞥见导演看向自己,她瞬间明白了,戏要演过火。
“大官人呀,奴家可晓得……这买下玉门关的钱财,休要急于调用安排。可成望有师爷在呀,留与他老人家,经管打理可否好,凡事要慢慢来咦!”
戏腔般的轻声细语,婉儿的多年花旦功底,可以说把这段话,发挥到了唱念做打的极致。
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一条海枯石烂,永远颠簸不破的真理,站直溜的男人背后,形影不离的那个女人影,十分相当的重要。
大洋银元,婉儿知道狄云就是看着好,等于不识数一样,想告诉他这笔钱的概念,确实有些难。
不过,你曾经热血的玉门关是知道吧,这些大洋银元就可以忽悠买下来。
这么多的钱,总之是不好找,即使有了咱也不能揣着花,还应直接给师爷打包回去了事。
能买下玉门关?
狄云听婉儿一戏说,方才感觉这些大洋银元的数目,确实有些吓人,由于自己的从容淡定,好险没丢了大唐的门脸。
“我是有些走神,钱财再多花了出去才算有用,只是忽然想到了,那些以前的商人,做些巧妙买卖的事。”
说这话不免有些牵强的同时,婉儿的一句玉门关,使他不免想起了,曾经在大唐的玉门关边塞,常见各邦商旅做起买卖的趣事。
迫于缓解尴尬的气氛,只能当个笑料来对众人讲起。
说原先的玉门关商人,大多以物换物,囤积居奇,牵线搭桥,无不用尽其能,不过这些算是最平常的小把戏。
有一种方式很特殊,几伙番邦外夷人,不是人人都辛苦地往来购货易物,通常是固定几十个人来干,其余入伙人只要拿着信物,坐等在家里分钱财即可。
至于入伙的信物,好像按占总买卖几成来分发,当时他们的信物是一种特殊的贝壳。这还不是最有意思的,他们有时还互相购买,或者又是来变卖这种贝壳,听说这些番邦外夷人,有好几个这样的团伙。
总之他们又是货,又是贝壳,还有钱财的,经过他们这样一折腾,忙得不亦说乎的同时,弄得人人手头还比较宽裕。
要说这是个笑话故事,大概就是从大唐而来的狄云,他一个人才会这么的理解认为。
其余的人,恐怕确实没有来当笑话听。
早在前朝之初,其实已经有了这种形式的交易方式,在资本上的融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