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 身死不可怕(2 / 4)
大体要追溯到靖康年,金军二次围城,宋钦宗遣使议和,结果有名有姓的尽皆被扣押,唯有名声不显或者不好的放回。
元庭继承了金朝的不良习气,所以成例就在主座上坐着呢。
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不想去。
被扣留了大不了一死了之,既成全了忠义,又可以封妻荫子,其实也还好,就怕被放回来,那就太尴尬了。
所以当初陈宜中与伯颜相约谈判,不久对此感到后悔,没有按约前往,当伯颜率兵到皋亭山,直接跑路。
身死不可怕,社死最尴尬。
“下官愿意走一遭。”临江军安抚柴延起身请缨。
文天祥立刻说道:“公德高望重,安定临江非公不可,此去定为贼人所害,余宁损千军,不愿公伤丝毫。”
柴延七十有八,驼背,老眼昏花,看着就像要入土的样子,何以让文天祥如此重视?
此人年轻时不满朝廷昏暗,愤而离开太学,只在乡间以教书为乐,至今六十年。
国朝三百二十年,临江军仅得三进士,皆出自其门下,遍观州内,但凡识字者,莫不是其徒子徒孙。
巩信突袭市汊镇,文天祥随后领兵进入临江军,柴延主动带路,全境无抵抗,皆降,而那些豪强都捏着鼻子配合分田,潜逃者甚少。
威望就是这么高。
柴延道:“为万世计,岂吝残躯哉,些微薄名,亦不足挂齿。”
“此话休提。”文天祥摇头。
他要是敢把柴延送了,临江军上下就敢把他送了。
“老师,吉侯。”柴延身后一个平平无奇的年轻人出来,说道:“学生白身,岳丈亦在丰城内,可保无忧,当走这一遭。”
他叫丁录,柴延关门弟子。
柴延摇头说道:“尔若不幸,衣钵何继?”
“山河飘零,遍地膻腥,汉家不振,天命何膺?”丁录反问一句,又道:“老师失学生,尤有千万学生,学生失老师,何处可得绝学?
若学生不幸,老师当著书立说传之后世,以免教化大道失之传承。”
柴延叹道:“也罢,为师即刻动笔,只往上天垂怜,多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