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釜底抽薪(1 / 3)
何夕说道:“土地兼并,最大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风险,遇见荒年,百姓无法生存,只能贱卖土地,从而让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果银行为百姓贷款-------”
“青苗法?”刘璟打断何夕的话,说道:“你要重启青苗法,你可知道青苗法有多少恶名。”
贷款给农民,让百姓渡过难关。这就是王安石所谓的青苗法。只是王安石变法失败,让新法恶名昭彰。刘璟一听就知道何夕说的是什么。
何夕说道:“我现在还在乎什么恶名不恶名的?青苗法的恶名也好,善名也罢,这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在我看来,青苗法之所以失败,并不是立法本意好与坏,而是执行出了问题。”
刘璟说道:“你细细说说,你准备怎么样推进青苗法。”
何夕说道:“首先放青苗款的是银行,不是官府。其次青苗款是要有抵押。”
刘璟说道:“以土地为抵押?这不好办吧。”
刘璟很明白,土地对于百姓意味着什么。贷款还不上,就要收他们的土地,看上去是合情合理。但实际上执行起来是非常难的。
关乎到自己的实际利益的时候,老百姓都会变成了刁民。很多时候根本不会说理。
特别是农民团结在一起的,敢收他们的地,他们就敢杀人,搞出民变来,而这种民变,在封建王朝什么时候都有,即便所谓太平盛世,一年也有不知道多少次。
为什么说土地兼并是巧取豪夺。
因为对于中国农民来说,不用尽一切办法,非法的合法的乃至暴力,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的。并不说,土地兼并之中,完全没有合法的。但是规模一大,非法的带血就多了起来。
只是比例问题而已。
放在青苗贷上。
你让不让下面有强制的能力。如果有的,银行一定会成为土地兼并的主力,很多地主都与银行的某些人合作借助青苗法来进行土地兼并,不让下面有这样强制的权力。
那这个就推行不下去。
后世农村还是很多网络贷款的禁区,这个时代的民风只有更加彪悍。
何夕说道:“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将土地进行一个简单整理。你在辽东经营多年,而今有足够的新工具,维持多大面积的土地最方便经营,成本最低。”
毕竟经营土地不仅仅需要人力。
虽然说何夕已经开发出很的农业机械,这些机械,还是需要人力驱动,但已经让人的劳动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但是农民置办这些东西,也是要用钱的。
而农业生产的特性,也就农忙的存在。根本不存在借农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