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异奇斤氏(1 / 2)
马家堡所属的马氏,祖上是马援马伏波。
马氏在司隶、西凉都有分布,以扶风茂陵这一支为最,先后出过马融、马日磾等高官大儒,是东汉有数的世家大族。
例如,马腾出身就是扶风茂陵,他父亲曾任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娶羌女为妻,生下马腾,生活比较贫困。
马家堡马氏族人是马伏波的旁支,只是一百多年过去了,与主脉联系早就断绝。
马家堡位于祁连山脚,此时的祁连山生态环境不错,山顶上白雪皑皑,山林里古木参天,山脚下牧场连绵,远处是戈壁大漠。
马氏先祖早年选址马家堡时,充分考虑了周围的水土受祁连雪水的滋润,是敦煌为数不多的土地肥沃、水草丰茂之所,当然这也是马家堡被贼人偷袭的原因,这背后是否有其他世家大族觊觎,就不得而知了。
马暃这一支,原本在敦煌当地有很大影响力,只是受近百年来西凉大环境的影响,逐渐没落,只剩下马家堡这一个祖宗基业,还差点丢掉了。
马暃穿越后,鼓动父亲马陵广泛收集流民,利用祁连山雪水之利,大力兴修水利、开荒种田,通过与周边羌胡和世家贸易,解决初期粮草吃饭问题,如今马家堡人口已经增长到15余户,牛羊马匹无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奔。
马家堡扩建工程已经完成四分之一,多边形的棱堡造型初露峥嵘,内外两道堡墙之间修建了整齐的道路、民宅,沿街种植了西北常见的白杨、榆树、柳树等耐寒耐旱乔木,堡墙一角划分了牲畜马栏,堡外规划了商铺、物流场地,堡内外每隔一段兴建厕所,环境卫生包干到沿街居民。
内堡的居民也逐步迁出,仅留祠堂、校场、兵营、粮仓、库房、匠营、女营等公共建筑,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干净整齐之所。
经过大半年的劳动改造,在堡内服劳役的贼人,开始融入马家堡,旧的仇恨被时间冲淡,新的融合开始形成。
虽然有繁重的体力活,但是马家堡一日三餐管饱,还有牛羊肉改善,比其他地方一日两餐要好得多。
吃饱穿暖有地住,比当盗匪时的提心吊胆、颠沛流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安定得多,也好得多。
再加上劳动改造,原来的恶习、匪气一扫而空,后期都没人管,但没有一个人愿意逃跑,自觉的干好分内的活,服从意识、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甚至好于其他人。
秋去冬来,一场大雪过后,马家堡户外劳作基本停止,堡民们开始窝在入冬前修好的房子中猫冬。劳动改造的贼人也获得新生,2多人全部编入乡勇之中。
这些人自然感恩戴德、马家堡的防御力量也因此壮大了很多。
冬天的西凉单调漫长,满目枯黄,萧索荒凉,远处的祁连山脉白雪皑皑、绵延悠长。
商队并没有因为天寒而停止行商,反而需要走向更远的胡人部落,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次商队行商的目标是敦煌西北方向的北匈奴部落。
当年,北匈奴西迁,又被班超之子班勇赶出西域后,漠北草原被鲜卑人趁机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