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赶集(1 / 3)
“赶集”就是来到街上,许多人聚在一块,互相买卖。阔绰的人一般是不赶集的。他们大多聚居在城里,那里是繁华的,无须赶着赶集的日子——那里每天都是“熙熙攘攘”,需要什么东西,出门,只要有钱尽可买来。而在乡里是偏要等到赶集的日子方可买到的。
在我的家乡,除了逢年过节,赶集的日子都是星期三和星期六。星期三叫“幺街”,又叫“小街”,星期六就是“大街”;“幺街”里都是些卖农货,其间夹杂些日用百货罢了;而“大街”里则除“幺街”有的,最惹人的便是牲口了,——牛,羊,猪,鸡……胖的瘦的挤得满街。这时候,山里的人们都“摇”着大汽车,“嘟嘟”的一车车涌来,那些做生意的叼着烟“干颠干颠”的也来了……
而我一直惧怕赶集。大概因为我的个子太小,赶集的人挤来挤去,张三的屁股碰到李四的豆腐摊,便要抓住撕打一回,顿时围观的人涌来,团团围住,此时我的身体几乎经常被“提”起,脚跟简直就没有落地!等人都叹着气散去后,我竟迷路了!——妈妈不见了!天!我极有可能被“人贩子”背走的!
那是孩童时候了,以后渐渐长大,然依旧惧怕赶集,尽管赶集的机会越来越少。
偶然来到街上,莫不是要幺着一群可怜巴巴的小猪(其间也有“架架猪”(半大猪。其时,生活窘困,家境落迫。父亲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小学四年级就“毕业”了——因为打架,尽管母亲来到了高中,却也实在难免被开排于教书的行当的……家中只有一亩田,生活从此变得“一穷二白”了。每逢我开学,家里就象过“年关”一样,令父母好生为难!好生无奈!幸而家中尚有些猪,可以换钱。开学读书了,家中值钱的东西大抵每每被“洗劫”一空了。
小猪“不谙世道”,在公路上总乱窜,于是,老母猪也要一同幺去。离街大概还有一里地,猪们的惊恐的尖叫声早传入耳里,接着便是猪们特有的味道和着风卷入鼻洞里——我的心顿时激动起来,——赶集的人果然很多!
果然是多!我幺的猪都得在人的脚下窜!母亲捡了一块“净地”——在一户红色砖房门前(用了五块钱,大声的正叫我过去。刚安顿好,忽的冒出一男人,嘴皮极厚而黑,后面立着一男一女。男的二十多岁,歪着头,女的也二十多,媚添的极细极长——大约就是“娥眉”,肩上挎一小包。“呜”的伸来一只手,捏一张纸。母亲赶忙从裤袋里掏出二块钱,伸出来了。
“五块!卫生费二块,管理费三块,误工费一块。”
“恩,涨价——”
“噗!”男人吹了一口烟气。
母亲只好又从另一个兜里摸出二块,递出去了。“呼”,竟被娥眉抓住,塞入包里,转过身,与歪嘴和男人走了——预备到别处了。
母亲只是叹气:“猪怕是卖不了了!”忽又责怪起兄弟来的时候没有把灶洞掩好,所以猪不好买……
不知不觉太阳开始收敛着光辉,白色的小猪渐变粉红,然还是那七个!诶!……母亲呆望着渐稀的人群,无尽叹息,眼中透着焦虑,透着疲惫!然,我就立在一旁,我无法体会,单知道她是难过的……
蓦地,母亲的眼一闪,我心里一忙,赶忙望过去:一个彪形大汉“横”着过来了。满脸鲜红的油光,双下巴,朝天鼻,孔极大,新剔的胡子,鱼眼睛;穿一件红背心,玄色“六六裤”,扛一件白色衬衫,甩着手横着来了。
“嘿!大婶,卖猪啊?”
“恩……”
“快散了,还要拉回去么……”
“也不是啊……”
(沉默
大汉用火柴梗挑了下牙齿,提高声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