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司徒王允终丧命(2 / 3)
他的身亡,导致他在长安的妻小及宗族亲戚,都受到了牵连,统统被处以了极刑。仅仅只有他兄长的儿子王晨和王凌,侥幸得以逃脱。
请大家记住王凌这个人,他在日后还会出现,而且会在历史上留下非常浓厚的一笔。总之,王允终究还是死了的,享年六十五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算以身许国,死得其所。
王允终其一生,还是功大于过的。他为人刚强,不向权贵低头,所以才使得几乎身死囹圄。再后来,他忍辱负重甘受骂名,最终为国除害。
他虽然刚愎自用、居功自傲,但依旧遮掩不了他自身的忠贞、气节、功绩,以及为国家所做的种种付出。所以在他被李傕、郭汜诛杀之后,才会使得“天子感恸,百姓丧气”。
从此,人间少了一个王允,青史上却多了一个王司徒。
自灵帝初平元年以来,朝中权力得以多次更迭。
先是何进、张让之辈,接着是乱臣董卓之徒,再后来是司徒王允之流,如今又到了李傕、郭汜诛贼。
李傕、郭汜得以功成,自然是要论功行赏的。他们两个就不用说了,早在进入长安城的第二天,他们二人一个被朝廷任命为了扬武将军,一个被任命为了扬烈将军。樊稠、李蒙之流,也都当上了中郎将。要知道当初吕布在董卓帐下,也不过才是一个中郎将而已。
接下来便要挨个封赏其它有功之臣了,这排在首位的,自不必说,便是为他们出谋划策的谋士贾诩了。李傕、郭汜于朝廷掌权之后,首先想到的也是贾诩。
于是他们便想着任命贾诩为左冯翊的太守,这个职位先前讲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可贾诩老谋深算的,或许已经看到了此二人日后的下场,随即婉言拒绝了。
“诶,大可不必啊,当时我出谋划策,也是为了自己逃命而已,算不得什么功劳的。”
随后不久,又任命他为尚书台的二把手尚书仆射,相当于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位子。当然,军权是在李傕、郭汜二人手中的。
可随即,又被贾诩设法拒绝了,“尚书仆射乃朝廷重臣,受天下之人瞩目,我平日里威望不足,恐怕不能胜任啊。”
于是,便任命他做了一个普通的尚书。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贾诩自然是懂得这个道理的,随即也便接受了这个任命。
这长安之事,在史书上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
只是三辅之地的百姓们,从此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直到数年之后,三辅之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生机。
朝中有乱臣贼子,朝外自然便有大臣想要清君侧的。
袁绍、公孙瓒、曹操之流,此时正忙着抢地盘呢,他们自然不再这些人之列,而这个人便是征黄巾时的三大名将之一朱俊。
在听闻李傕、郭汜二人起兵反叛,并在长安杀了王允之后,包含徐州陶谦在内的众多豪杰们,便打算推举朱俊为太师。并公告各郡,打算再次联合,讨伐李傕、郭汜,并奉迎皇帝返回洛阳。
只可惜,这次的联盟,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李傕、郭汜采用了贾诩的计谋,利用了朱俊忠于朝廷的心理,以同样皇帝诏命的手段,将他召进了京城。朱俊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究还是选择了应诏入京,自此关东再也没有了为朝廷效命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