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篇、没有辣椒,没有味(1 / 2)
原来爸爸在成都的战友罗洪生有个哥哥罗洪民,今年带着媳妇潘晓燕,儿子罗力(14岁,女儿罗慧(8岁去山东探望岳丈。
那个年代从四川去济南,是没有直达的车,华国的铁路是以京城为中心修的,成放射状链接全国各大城市,所以从成都要去济南,就要在京城中转,因为没有买到联票,这就耽搁了,只买到了初二从京城去济南的票。这中间的两天就要滞留京城了。
那个年代,除了出差,人们出行都是投亲靠友,没人会想到去住旅馆,亲友也都会竭尽全力招待。
他们在bj举目无亲,为了以防万一,带上了爸爸前年寄给洪生叔叔的信封,没想到成了救命的稻草,不然这天寒地冻的上哪去熬两天啊。
火车上已经熬硬座熬了3多个小时了,车站到小玉家也不近,还是一路问过来的,进屋一暖和起来,两个孩子就有些坐不住了。
妈妈:“看把孩子们累的,快,都脱鞋上床上先歪一歪,我去煮饺子,得了再喊你们。”
潘姨:“这怎么好意思。”
爸爸:“都到家了还客气啥,我和洪生可是一个班的战友。”
罗叔:“就是,就是,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谢谢弟妹了。小慧她妈,咱先歇息一下,等缓过劲来再帮忙。”
妈妈:“忙啥忙,快直直腰吧。”说着打开被子,把小姑娘安置在小玉的床上,另外三个就横在大床上了。
等小玉一家五口从里屋退出来,里面就已经传出了此起彼伏的鼾声,真都累惨了。
小玉一家五口儿来到外屋,忙不迭地把出门的那套穿戴往身上套。帽子手套则拎在手上。
爸爸用火筷子从炉子里夹出一块烧得红红的蜂窝煤,放到小煤铲里,再给炉子里压上新煤封好,然后举着铁铲,铲着这块红彤彤的煤,带头儿走了出去。这是要去小屋生炉子做引火煤的。
小玉家大小两间屋都是套间,都是外屋生炉子,里屋安装土暖气,这样里屋干净些,也不容易煤气中毒。
平时为了省煤,除了睡觉,都只在大屋生炉子。至于家里做饭早已换了煤气灶,用大煤气罐的那种,至少比生炉子方便快捷,火大。至于换煤气罐,那也是要凭计划用本儿的。